喝了一口冷下来的速溶咖啡,甜中泛涩,想一想之前看过的各类工具书和教学帖子们,每每阅读中都觉得又刺激又期盼实践,而当下唯一担心的就是时间不够用最终达不到预期想象的深度。
以前自学过很多单线作战的软件,大多也都是知足常乐,满足自我使用的程度,便很开心。而这次要学的不仅是一个软件,更是一套理念、一套方法论、多软件组合拳的工作平台,可以预见的是即将面对很多困惑和不解,但最终希望拥有思维的突破。
能否很快从学新东西小白到很厉害的高阶大拿,没有捷径,只有效率最大化与无效率这种天壤之差。因此如果想要进步快一点,那就要注意效率。效率不是一元线性函数,这一点要谨记。
我认为效率不能约等于铺了多少专注的时间在上边,而在于铺了的时间中有多少是有效且互补的,互补指的是每次花费的时间都是上次累计已学习内容的增补,而不是一味的重叠。同时要记着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来指导学习:沉没成本理论、长尾理论。
现在阶段想了一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简称要学的东西为α,因为总结以下几点可以直接用在以后学的别的方面)
• 大体了解α的发展历史,以及他出现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了解现阶段成果、预判未来趋势;
• 尽可能充分的了解α现在主流的软件,以及各软件能力边际,同时挑出一款能力比自己需求强大一点的软件进行切入;
• 了解α这些软件操作标准流程 、常用配套流程、自己补充知识;
着手方向有了,那具体落地情况呢?当前的想法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 通过权威的基础教材以及泡论坛学习其术语、基本常识、研究方法、对自己有个启蒙,此外最主要还是对偏见思想的修正;
• 建立自己对α的知识脉络,系统梳理成自己的东西,这些脉络包括:时间进化脉络(指历史迭代)、各宗派不同的学术见解、不同的操作方法利弊;
• 知识点的联合、突破、扩充,形成自己的强势;
• 扩展应用就是之后的事了。
学习的路上最怕闭门造车,因此要:
• 各大门户网站作为补充知识内容,交流想法的孵化池;
• 找老同学聊,找同事沟通,找前辈问(带着问题问);
• 换位思考,一个平台里涉及那么多不同方向、不同专业的人,因此尝试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这样一定会有新的启发;
而我自身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看东西慢,逐字逐句,觉得作者哪句话都不应该被落下,也愿这次能头脑清醒,双目明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