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三餐真的是很令人绝望的日常琐事,年年月月,天天如此,一日三餐,三餐一日,烦不胜烦。
记得上小学时,后排一位男同学一到饭点就说:“干嘛每天要吃三顿饭呢,真的好麻烦。”
上中学时,邻桌一位男同学说:“要是把一日三餐取消了多好,这样就不用天天老想着吃什么了。”
这两位连吃饭都嫌麻烦,我估计更不愿意做饭了。
不过这话简直说到我心坎上了,一日三餐,亲力亲为。每次在菜市场转上两圈也不知道买什么好,最后还是土豆、茄子、番茄老三样。
又加上女儿挑食,做什么都不合她味口,搞得我一点做饭的兴趣都没有。做的那些美食,也不过是我一个人的狂欢,并不入她法眼。她不喜面食,甚至连看都不会看,真的让我很有挫败感,对于做饭更是烦上加烦。
可是烦也得做呀,不吃饭肚子饿啊,民以食为天,不能没有一日三餐。
关于一日三餐,有次旅游的时候,听导游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老天爷本来想让人三天吃一顿饭的,派了老牛下来传话,结果老牛一不小心传成了一天吃三顿饭。老天爷很生气,就罚老牛生生世世给人类耕田劳作,帮人类解决一日三餐之苦。所以我们看到老牛拉犁,任劳任怨。
话又说回来,如若三日一餐,肚子饿不说,便也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
路遇熟人,若是在饭点,必然会这样打招呼:“吃饭了吗?”吃饭,是人生一大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喝不愁,便也就生出一些烦忧。
其实真正的一日三餐是长期的社会生活慢慢演变而来的。
原始社会要先解决生存问题,没有固定的用餐时间。
上古时期,人们采用的是两餐制,早晚各一餐。两餐制适应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作息制度。
秦汉时代,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在上层社会盛行,并在民间出现。
汉代,一日三餐开始在民间出现,并在贵族中盛行。在普通百姓中普及时间大致在隋唐时期。
一日三餐经历了千余年,直至今天被人们普遍视为当然。
一日三餐吃什么,的确让人有点烦。我并不是烦在吃饭上,而是烦在做饭上。
倘若每天都吃现成的,定会感恩戴德。倘若我做的饭菜得到认可,也会心生欢喜。
在厨房洗手做羹汤的女子,特别美丽。能够下厨做一日三餐的男子,特别帅气。如若拥有,一定要好好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