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集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时间像一只蚌,苦日子像沙粒掉进在蚌的肚子里,肉与沙相互砥砺,磨啊,痛啊,蚌不断的分泌液体,包裹沙粒,以期医治那疼痛,谁知竟形成了宝贝——珍珠。我们曾经的那些苦日子,成了宝贵的回忆。
童年饮食2
小吃
糖稀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糖稀不?
糖稀?什么鬼?
糖稀是用甜菜(制作糖的原料,样子像大个的芥菜头)熬出来的一种天然食品,甜甜的,粘粘的。
制造糖稀要先有原料——甜菜旮瘩,把它洗净擦丝,放到开水锅里煮,最好不用铁锅,容易变黑。煮到水成粘稠状,捞出甜菜渣子,晾凉而成。吃时,可用筷子搅糖稀,越搅越粘稠,搅拌的筷子上已挂满两坨糖稀,经过长时间来回搅拌的糖稀,最终由半透明的琥珀色变成又黏又甜的乳白色,达到最佳品尝时机,舔一下再咬一口,心里那个美啊。

爆米花
蹦爆米花,对孩子可是一件盛事。
听见“蹦爆米花嘞,蹦爆米花……”那吆喝声 ,就知道街坊里来了蹦爆米花的。那爆米花摊刚支起来,各家各户的孩子们就都跑出来了,既看热闹,又蹦爆米花,还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胡同里热闹的像赶庙会。不一会儿,你看蹦爆米花的摊前,各色的盆已在地上排起长队,盆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米,玉米粒最多,还有一些另类原料,比如大米黄豆蚕豆小麦什么的。
我一直觉得蹦爆米花是个危险的技术活。每次看蹦爆米花的师傅,先把一缸子玉米粒和几粒糖精倒入铁葫芦中,拧紧盖,再把那个黑不溜秋铁葫芦放在火上转。你看那师傅,一手拉风匣,另一手在红红的炉火上快速转动铁葫芦,左转几下右转几下,几分钟后,他看机器上压力表显示的数值到了,迅速把爆米花机器放入旁边的大皮篓子中,只见那师傅抬脚踹向阀门上的铁棍,我们赶紧捂着耳朵,嘭!随着一声巨响,一股白烟冲天而起。皮娄子连着的长长布袋,也一下子鼓起,似乎都要被炸开。师傅打开皮篓子时,孩子们争先恐后跑上前观看,一朵朵玉米花绽开,香味扑鼻,孩子们又惊又喜。嗬,一缸子玉米,蹦爆米花能倒出来满满的一盆。有时候,后边袋子没扎紧,玉米花便从袋子里飞出,弄得满地都是,小孩子捡着吃,很热闹。
棉花糖
棉花糖,很神奇。
空空荡荡的棉花糖机器像个魔术师,一勺白糖放进去,那东西就像蜘蛛吐丝似的,一条条的棉花丝就吐出来,拿个细木棍缠绕,一会儿一大团棉花糖就成形了,一舔还粘鼻子呢。
冰棍汽水
包头夏天干热,尤其中午烈日炎炎,烤得嗓子冒烟,如果此时能有根冰棍吃,简直爽到心底。记忆中的冰棍奶香浓厚,冰凉甜美,不软不硬,吃起来恨不得把冰棍筷子都吞下去,很多小朋友把那冰棍包装纸和冰棍筷子添了又舔,还不忍扔掉,那奶味真香啊!现在吃再贵的雪糕和冰激淋,都找不到童年吃冰棍的感觉。
汽水,也是夏天的最爱。那时好像五七连做汽水,那晶莹的颜色,淡淡地桔子味,酸甜适中,关键是汽感十足,一瓶下去,打个嗝,让人回味无穷。现在市场上的各种汽水,都不能比拟,那味道和感觉只能存在记忆里。
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奢侈品,上海名牌。现在吃它家常便饭,那时可是稀罕物,我们平时很少能见到,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偶尔吃上一两块。这么多年,大白兔奶糖的包装还没变,纸制糖纸,印着一只可爱的大白兔。奶糖色白细腻,奶味香浓纯正,很香。把几块大白兔奶糖放到热水杯里,就能变成一杯牛奶,当年大白兔可以作为礼物赠送噢!
宝塔糖
宝塔糖,前面我已经提过,它本来是一种打蛔虫的药,因为它味道微甜,颜色漂亮,一般呈淡黄色和粉红色,圆锥形状如宝塔,咬起来嘎嘣脆,口感不错,小孩子们喜欢吃,竟将它当作零食来消遣。学校有时发宝塔糖打蛔虫时,学生们真的很兴奋。
麦乳精
麦乳精,现在很少有人吃。但在那个年代可是比较奢侈的营养品,妈妈身体不好,爸爸说给妈妈补充营养,有一个阶段买过。
麦乳精有铁盒子包装和玻璃瓶包装两种,是种冲剂。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妈妈给客人泡上一杯,有时也给我们喝点,甜甜的味道,带着一股奇特的香味。偶尔一次,我发现麦乳精干嚼着吃更好吃,味道更浓厚,但口感有些怪异。
糖豆与麻糖
糖豆那时比较常见,很便宜,五颜六色的也很好看,但对糖豆,我是玩的成分比吃的感觉记忆更深些。
记忆中麻糖,不是在供应站卖的,有个缺个大拇指的老爷爷拎个小筐,在铁四中门口卖。有人说麻糖是用脚踩出来的,很多人不敢吃。
山楂土
山楂土(或酸枣土)是个奇怪的东西,,一大块一大块的,真像土坷垃,掰一小块放到嘴里还真有沙土感觉,酸酸的,特开胃,说起来这个东西都满嘴流酸水。
很多人的饮食习惯,都是童年形成的。
据说童年形成的味道记忆,会影响一生。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说一个人小时候被拐卖,长大后想寻找自己的家乡和生身父母,可被拐卖时年龄太小,不清楚自己是哪里人,从哪里被拐。有一天,他忽然吃到一样东西,味觉记忆瞬间打开,这个味道就是童年吃的一种东西的味道,因其独特,他在成长期间,再没有吃到。他就顺着这个小吃味道查下去,最后真的找到了父母。
周围很多外地朋友说,回家乡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当地小吃店,吃一口当地小吃,那个舒坦。听说长年在国外的华侨,回国吃到儿时的熟悉的食品时,泪如雨下。
儿时味道,真说不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