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族祭

作者: 辽东沈氏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05:43 被阅读4次

今年的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我想用这篇文章,作为辽东沈氏族群祭奠的礼物,以告慰长眠地下的先人。

年轻时,整天忙忙碌碌,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不断充实学习,为了家庭,交友,很少去思考一些家族史,现在,随着年岁大了,工作,家庭压力小了,特别是有了孙子之后,自已过去的有些想法,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愤青的劲头也小了,渐渐地做些与自已年龄相仿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我陆续收集到五种版本的族谱,都是明清时期的,用宣纸卷写,视如家宝。

现已整理有大半年,看一些有关历史记载,网上搜索,社会传说,实地考察,族人相互交流等形式,基本从明末到现在,初步理清了部分族谱,待退休后,去山东蓬莱考察对接。

树有根,风有源。追根朔源,也是尽我的一份本分,我更是把整理族谱,当作一味心灵的安慰剂,从中寻找族人的历史轨迹,以告后人。

在小时候,常听爸爸说,我们的先祖是在明末清初,从山东蓬莱邬沟(别有一说,是郭庄)迁入辽东的。后来,我查阅《清史稿》,书上记载,现在的老家,叫盖平排山寨,又称盘山村,几经变迁,演变成今天的大石桥市周家镇周家村。

2012年,我听说本族中的有心人,重修族谱,甚是高兴,经过努力,幸得一部复印件,并把我们家四代人,从我父亲到孙子辈份完整地续完,给哥兄弟每人一份。

我从族谱中了解到,从鼻祖“沈北通”开始算起,在辽东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至今已有二十多代人生活在这里。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明清时期,沈氏家族是营口市(原辽东)少数几个名门望族之一。曾经产生过沈世魁、沈志祥、沈永忠、沈瑞等十多位“将军”“挂印将军”“总兵”、和“公爷”。

“续顺公”沈瑞战死在福建(今台湾),而“续顺公”沈志祥,是仅次于“三藩王”的大清功臣。

据历史记载,有镇守东江挂印总兵沈世魁,又作世奎、冬魁等,明末军事人物,毛文龙之姻亲。1633年到1637年出任东江总兵,驻守皮岛,后在皮岛海战中殉国。直到清乾隆年间,清廷为表彰“胜朝殉节诸臣”而追赠沈世魁谥号为“烈愍”。
【《明清史料》乙编,第148页;杨嗣昌:《杨文弱先生文集》卷十五;《明史》卷二七一,列传第一五九,《黄龙列传附沈世魁列传》;《中国明朝档案总汇》23,第478页】

据《清史稿》记载,崇德三年,沱志祥被封为驻抚顺总兵官,翌年,被皇太极敕封为“续顺公”。

还有为了维护清朝统一,随“三藩王”征战南北,被俘后拒绝高官厚禄,与反清复明派作坚决斗争,全家殉节福建(台湾)的“续顺公”沈瑞。

按照清朝敇封的顺序,“续顺公”分别是:沈志祥、沈永忠、沈永兴、沈瑞、沈熊昭、沈之义、沈铎、沈定文、沈广文、沈德通、沈玉山、沈善佑、沈瑞昆、沈明志、沈荣塾、沈庆涛。

据《清史稿》记载,从初封“续顺公”沈志祥开始,“续顺公”在沈氏家族世袭罔替已有十五次,其时间跨度和世袭次数,在整个清朝各民族中,排名第六位,直到清亡。

现在,北京的香饵胡同,明朝时叫教忠坊,到了清朝,称香儿胡同。它是东西向的,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与菊儿胡同相接。现属张自忠路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北端。清初“续顺公”沈志祥的府邸就在此处,至今,受到国家保护。

关于续顺公沈瑞护清反叛的记载有多处,仅选两则。

则一。沈瑞。系沈永忠子,生于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其父沈永忠被夺去续顺公爵位后,由沈永忠从弟沈永兴袭爵。沈永兴死后,康熙九年四月由沈瑞袭爵。

沈瑞当年八岁,与所部副都统邓广明驻兵潮州。康熙十三年四月潮州总兵刘进忠叛变清朝,投降吴三桂。刘进忠系辽阳人,原是明朝总兵马德功的部下,顺治二年随马德功在芜湖迎降清军后隋军征福建,升为靖南王耿精忠下属左路镇标将军。到了康熙三年升任福建中路总兵官。康熙八年调到广州的潮州任职。此时得知耿精忠有变叛清,便与耿精忠联系,耿精忠以献潮州土地为条件,给刘进忠将军的名号。于是刘进忠在潮州城内准备发动叛变。此事被驻在城内的续顺公沈瑞侦知,就与游击李成功、张善继密商对付刘进忠。

该年四月二十日,双方发生冲突,在城内发生巷战。沈瑞兵败被俘,李成功被杀。刘进忠把沈瑞和他的家口、兵丁等转移到了福建。当清朝调兵对刘进忠进行征讨,刘进忠负隅顽抗连战连败,惊慌失措的刘进忠求救于台湾的郑经(郑经又名郑锦,郑成功的长子,继承父位为延平郡王),郑经派兵来救刘进忠。康熙十六年,将沈瑞押到台湾。

郑经得沈瑞,授予侯爵,当年沈瑞十五岁。郑经的大臣郑斌(与郑经同家族)将女儿嫁给了沈瑞为妻。沈瑞不愿归附郑经,密议待清兵至时作为内应。

康熙二十年郑经有一个部下叫付为霖的人被暴露为清朝的内奸,事情牵连到沈瑞。郑经将沈瑞及其家奴都抓起来,将其妻郑氏放归郑家。

郑氏哭着问父亲郑斌说:“儿即归沈氏,生死与共,请遣儿同系”。当沈瑞自尽时问:“夫人安在!?”,隋后,沈瑞解带自尽。郑氏遂自尽。

台湾平定后,康熙皇帝得知沈瑞夫妇为国尽忠情节,特别感叹,因沈瑞无后人,便召令沈瑞的从侄沈熊昭袭续顺公爵位。

则二。据广东《饶平大事记(上)》(1949年以前)

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年)
三月,潮镇刘进忠闻耿精忠于福建反清,遣密使献潮属11邑策应。
四月,公开举兵驱逐清续顺公沈瑞全旗(作者注:正白旗)出潮州城。
九月,清续顺公沈瑞率兵围攻黄冈,并进兵潮州。在柘林与郑经(郑成功儿子)、右虎卫陈庞遭遇,陈兵失败,退守潮州。
十二月,台湾兵(郑经兵)支援潮州总兵刘进忠,在黄冈石壁山下打败清军,潮州解围。是月,台湾兵攻破黄冈城,沈瑞诈降之后退踞饶平县城。

康熙十四年(1675年)

二月,忠围困沈瑞于饶平县城,久攻不克。

是月,尚之信(清平南王尚可喜儿子)率兵援助沈瑞,在上饶百子桥被刘进忠部属打败,沈瑞待援无期,再次投降。

现在,大石桥市周家镇周家村第三居民组的位置,原来是沈氏家族的墓地。

据说,有三位公爷安葬于此,于是,沈氏后人和当地的外族人就把沈氏这块墓地称为“公爷坟”。母亲在世时,曾多次对我们提起“公爷坟”的事情。

“公爷坟”墓地很大,分地上地下两层,占地约30亩,黄泥土质,四周青砖围墙,茔地苍松翠柏,石人石马、守墓亭阁数座,清朝顺治皇帝赏给“公爷坟”的高三米多的汉白玉龟驮石碑三座,东西排列,墓碑数块,坟墓为青砖起碹,气势磅礴。

公爷坟大门两侧石猴上,阴刻对联是:
上联为“奉命应天时尚淮中独承泰运”
下联为“开疆辅国祚诸伯上永占元勋”

据说,三块龟驮石碑从北京运到公爷坟,一路累死数匹骡马。

解放后,1958年修建周家水库,安置移民时,当地政府将公爷坟铲平,修建了居民点,但三块碑还立着,直到“文化大革命”,三块碑被“红卫兵”给推倒了。现在,只能看到一块碑躺在那里,其余两块碑已经埋在地下了。

据传说,公爷坟上的三块汉白玉大理石碑的来历还有个小故事。

清朝顺治年间,一位司天官观星时见东北一处地方有紫气上升。

次日早朝,这位司天官向皇帝奏道:圣上,臣观天相,见东北一处地方有紫气升天,将要出反王。于是皇帝便命这位司天官到东北巡查。当来到盖平(盖州)周家村的地方,见紫气正是从公爷坟这个地方冒出来的。

这位司天官不敢怠慢,急忙回到京城向皇帝报告。皇帝问大臣如何处置?有的大臣奏道:可用大碑压在坟上,地气就可压没了。于是皇帝赏给续顺公三块汉白玉大碑,让立在公爷坟上。

这是皇帝的圣旨,续顺公不敢不受。

在当时将这三块碑从北京运到周家可不是件易事,据说累死了好多牲畜。当把这三块碑立在坟地时,坟地冒了三天三夜青气。当地的人们纷纷议论说:公爷坟的地气给压跑了。

明清时期,族上先人,固守疆土,南征北战,金戈铁马,叱咤风云,为当时社会稳定、发展和创建,做出了杰出贡献。

现如今,太平盛世,辽东沈氏族人遍布全国各地。

相关文章

  • 清明族祭

    今年的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我想用这篇文章,作为辽东沈氏族群祭奠的礼物,以告慰长眠地下的先人。 年轻时,整天忙忙碌碌...

  • 清明公祭文

    【张氏宗亲清明公祭文】 作者:张飞曾 时维丙申,岁增乾坤,厚典清明,诏令门人。 张氏后裔,谨备仪尊,奉祭族茔,至孝...

  • 清明祭,祭清明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的清明是不同的清明, 为所有烈士哀悼, 是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的国家平安, 你们的名字...

  • 清明踏青怀念故人

    清明踏青怀念故人;清明祭! 清明祭 作者;倪金编辑 文/词字选拆 (一) ...

  • 七绝.清明祭

    七绝.清明祭 清明丝雨祭忠魂, 先烈英灵谢厚坤。 ...

  • 跪拜就可代替祭祀吗

    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很多人热爱跪拜,却不懂得祭祀。 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 中国人...

  • 清明祭母

    清明祭母 桐花戴白祭堂萱, 梦断清明念母恩。 啼血...

  • 清明祭

    清明祭 清明祭 祭于庚子三月春 以生祭死 悲夫!壮哉! 食五谷 着素衣 漫天樱花 漩天宇 一曰祭 寰宇浩瀚天地间 ...

  • 清明祭英烈

    清明祭英烈 文/付朝兰 清明时节眼泪纷 多少家庭祭英魂 祖国母亲也哭泣 三十英烈年轻人 (今天是清明节,举国上下祭...

  • 《清明祭》

    《清明祭》 ————怀念母亲 文: 木 子 亲 斤 清明细雨飞扬 那是祭者寄托哀思的悲凉 塚上烟雾迷茫 那是祭者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族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tz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