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效人际关系沟通的艺术
【干货】社交技巧:“逢人只说三分话”,在对话中你会完全坦露自我吗

【干货】社交技巧:“逢人只说三分话”,在对话中你会完全坦露自我吗

作者: 雅芝Sophie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11:17 被阅读0次

所谓对话中的自我坦露,就是指有意透露与自己相关信息的过程,而且这些信息通常是重要的、不为人所知的。

那么自我坦露有哪些好处和风险呢?

好处:

1.宣泄:当你心情郁闷的时候,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向亲密的人一吐为快,可以收获心理和情感上的双重慰藉。

2.互惠:因为一个人的自我坦露行为常会引发另一个人的自我坦露行为。当然互惠并不一定百分百发生,但是因为你很诚实,会让人觉得也必须做点什么去配合你。

3.自我澄清:发生误解时,需要坦露自己的心声以消除误解。

4.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因为开始一段关系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坦露的。

5.社会控制:比如一个职工告诉自己被另一个公司挖墙脚的消息时,他很可能是希望因此获得晋升并改善现有工作环境。

风险:

1.拒绝:比如在约会中,告诉对方你一些真实的负面情况可能会遭到拒绝。

2.负面印象:有时候坦露即使不会遭到彻底拒绝,但也有可能造成负面印象。

3.降低关系满意度。

4.丧失影响力:就是当你告诉你别人你的一个弱点,你可能就不能像以前一样控制别人对你的看法了。

5.伤害别人:比如,别人说:“我怎么这么丑!我想不到任何能改变自己样子嗯办法了!”结果你说:“我也不能。”那就很伤别人的自尊心。

既然自我坦露有好处也有风险,那么自我坦露应注意哪些原则呢?

第一,想想这个人对你来说重要吗?如果重要,那么通过适当的自我坦露可以加深你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坦露的量以及方式合适吗?有时候大家一高兴,就不小心说得太多。或者在陌生人面前、公开的网络上坦露一些私人秘密,这些都是合适的。

第三,坦露的风险合理吗?比如,你在工作中可能认为一些老板和客户的意见相当无礼,但你不可能冒着失去工作或者损害公司利益的风险坦露心声,而是闭上嘴巴。

第四,坦露会产生有建设性的影响吗?就是至少要注意坦露不要戳中别人的底线,比如“我总觉得你很笨”。

第五,你的自我坦露是互惠的吗?研究表明,那些相互公开程度大致平等的伴侣感觉最幸福。

第六,你在道德上有义务坦露吗?有时候我们在道德上有义务坦露个人信息,比如,大多数HIV阳性患者认为他们“有义务”告知医护人员和伴侣他们的状况,即便他们知道这将有损他们的形象、尊严或让他们受到指责。

当然,生活中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自我坦露,还可以有很多替代选择。

1.沉默。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以及不确定能不能产生好结果的时候,还不如闭嘴不说。有句话讲得好:“还没有人因为闭嘴而犯错的。”

2.说谎。有时候出于利他的目的,我们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但如果说谎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那么这种谎言就会被视为侵犯。

3.模棱两可。既不说谎,也不说真话,那就采用模棱两可这种既不得罪人也不违心的方法。比如,当一个朋友问你对一套十分怪异的服装有何看法时,也许你就会说:“它真的与众不同!”

4.暗示。当你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期待的回应时,暗示别模棱两可更直接、更有效。比如,相比较“我太忙了,没时间继续这场谈话”的直接陈述,“我知道你很忙,我最好还是让你走吧”的保留面子的暗示效果就很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货】社交技巧:“逢人只说三分话”,在对话中你会完全坦露自我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uo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