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史札记与经典解读
读史简论四十四(魏世家)

读史简论四十四(魏世家)

作者: 出涧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8:08 被阅读1次

读史简论四十四(魏世家)

        晋悼公时,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之,使公之弟,知所惧焉。悼公卒任魏绛政。

  魏绛可谓直臣矣,行法不避上,不阿贵。              悼公爱之,徒以害之。若杨干恃公之娇宠,凌上害法,则悼公将何以处之?不治,则国家之法不行;治之,则骨肉之亲乖离。故爱之,则教之,约束之;若不教,是弃之也。

    

  语云:王者师之,霸者友之,帝者奴之。武王师姜尚,齐桓师管仲;燕昭友乐毅,高帝友子房。故诸侯骄则失国,大夫骄则失位。

  魏文侯之师田子方曰:惟贫贱者可以骄人也。贫贱者无失国、失位之虞,音气相投,则亲之;不投,则去之,无所失也。无欲无求,亦不患得患失,天下之大,安往而不可哉?

    

  富贵亦负累人。日日求富贵,不知其爲桎梏也。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夫过闾而轼者,敬也,则士之所以归也,民之所以附也,骨肉之所以亲也,政事之所以举也,敌之所以不敢图也。

  何代乏人乎?顾国君之所取也,人主之所亲也。且人各有才,顾国君之所用耳。

  吴起习于军行,使主地方,则未必治;西门察于治邺,攻城野战则未必能。千里之骥,使其负重,曾不若蹇驴。子房运筹帷幄,使击桴鼓先登,搴旗斩将,曾不若健卒。

    

  语云:君终无嫡子,其国可破也。诚不虚言。生前定嫡庶,明君臣之分,安天下之心,绝他人之望,断邪佞之欲也。

    

  马陵之战,未战而败征已见。

  师之进退,不由主将,乃听御者。首鼠两端,进退失据,中心无主,是三军失其帅矣。

  捐千金之躯,轻犯不测之强敌,置家国于不顾,轻蹈死地,虽常人亦觉不可。

    

  强弱之势,易变耳。人主内怀忧惧,则思虑周密,能审时度势,不利令智昏也。

相关文章

  • 读史简论四十四(魏世家)

    读史简论四十四(魏世家) 晋悼公时,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之,使公之弟,知所惧焉。悼公卒任魏绛政。 魏绛...

  • 读史简论四十九(外戚世家)

    读史简论四十九(外戚世家) 受命帝王,守成之君,非独贤于身也,外戚亦有助焉。汉武用兵,卫青、霍去病以大将军...

  • 读史简论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读史简论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平少时家贫,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长兄如父。伯仲之间,见骨肉矣。知仲能光大门...

  • 读史简论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读史简论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高帝常鄙随、陆无武,周勃少文,然亦知安刘氏者,必勃也。君臣相知相得,有过于此...

  • 读史简论四十三(赵世家)

    读史简论四十三(赵世家) 晋灵公立,赵盾益专国政。 灵公仇视赵盾,二人势同冰炭,虽有正邪贤愚之异,然赵盾专...

  • 读史简论四十五(韩世家)

    读史简论四十五(韩世家) 晋灵公之时,赵盾专国政,擅废立,公室与赵氏,早已势同水火。灵公之贼赵盾,已足明证。 君子...

  • 读史简论五十五(留侯世家)

    读史简论五十五(留侯世家) 秦之一天下也,灭六国,隳名城,杀天下豪杰,陷民于水火,驱赶天下苍生不异犬羊,残...

  • 读史简论九十(魏豹彭越列传)

    读史简论九十(魏豹彭越列传) 彭越者,本草泽巨盗也。此辈若生太平时,不过一力役耳;然遇战乱,乃能大得其道。...

  • 读史简论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读史简论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物莫能两大,事莫能两全。是造物有嫉于人乎?命运不轻许于人乎?抑人事先天有缺...

  • 读史简论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

    读史简论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一贫士耳,乃魏之中大夫须贾舍人也。而名震诸侯,使齐,齐襄王如此敬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简论四十四(魏世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za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