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发牢骚,说活着越来越难了。今年赶上疫情,没工作的不好找,有工作的面临裁员,物价居高不下,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疾病就医等问题,想想一大堆,就够了。
没对象的找不下,有对象的闹着分。没家的想成家,有家的要散伙。这究竟是怎么了?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波,他是上海人,做印刷生意。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下半年随着国内形势的稳定好转,小波的生意也提上了一个台阶。
他是一个很积极乐观的人,隔三差五地发朋友圈给自己和周围的人打气。

记得我们初识那年,在虹桥机场,那是我第一次去上海。
那时候的虹桥机场没有现在大,而且设施也不是很完善。由于对环境不熟悉,口渴想打水,转了一大圈也没看到饮水机。本打算开口问一下,可能是正赶上中午吃饭吧,问询处也没人。

这么大的机场怎么能没饮水处呢?正纳闷着,迎面走来一个中等身材、面容白皙的一个帅小伙,他手里正端着一杯水。
我上前问道:“ 你好,请问一下,这水是从哪儿打的?”
“ 那哈呢落头。” 他一开口一副沪腔,看到我茫然的样子,他意识到了是我听不懂,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用普通话说道:“ 就在角落那边。”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什么标记也没有。
不过,我还是道了谢,往前走去,可还是没看到饮水机,正犹豫着:是往回走,还是继续?肩膀被人轻拍了一下,扭头,帅小伙儿冲我点头,示意我就是这里。
“ 我怕你还是找不到,就跟着过来了。” 他呵呵笑着。他越过我,往左前方拐了个弯,我也跟了上去,然后推开一个小门,里头并排放着五台饮水机。这真是:众里寻它千百度,它们却在小门中!
我先打了半杯水,“ 咕嘟咕嘟 ”地喝了几口,然后又打满杯子,两人相跟着往回走。边走边聊着,才知道他是上海人,名叫小波。
“ 小波,你知道饮水机,为啥放这么偏的地方啊,我想好多人都会找不到的。” 我好奇地问他。
“ 可能是最近装修大厅,把它们挪到了这里,不过常出门的人大概知道的。”小波的声音有些阴柔。可能就是当地人说得嗲吧!
他和我的座位仅隔了四个人,接着他和那几人换了座位,来到我身边。他听说我是北方人,眼睛里冒着小星星,像一个好奇宝宝似的,东问西问。
听说我们那边冬天下雪,他激动地直搓手:“阳子,那下雪会不会很冷?我去能行吗?” 小波期待的目光望着我。
我冲他笑着,说:“ 没事的,只要把你裹得严严实实的 !”
“ 就露出两只眼睛,剩下的地方都包起来。然后我们去堆雪人、打雪仗!” 小波开心地说着。
“ 那你可不就成了粽子了!” 他愣了一下,然后我们两人哈哈大笑!
至那之后我们互留了电话,几年后有了微信了,加好友后,经常在网上聊天,也时常给我打气。
我知道他后来,自己当了老板,开一家印刷公司,不断在探索中前进。他彷徨过、烦恼过、也失败过,无论怎样都阻止不了他前行的步伐。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什么都快,膨胀快,消耗也快。好的快,散的也快。出现了各类问题,也滋生出了诸多不良情绪,它们象毒蛇一样缠绕着许多人,但无论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问题出现了,要解决。
而小波,他是那么的乐观积极向上,什么样的困难都打不倒他, 他总是给自己、给朋友们不断打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给我们看!
最后我想说:“ 小波,今生有幸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