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数量有效性。但同时,金融科技使金融脱媒的风险加大、带来监管套利风险。
他还指出,国内不少互联网公司正转型成为金融科技公司,其金融监管问题不容忽视。各国对数字金融的监管理念、模式以及具体措施存在差异,跨国监管套利问题难以避免。他表示,要加强数字金融领域的国际协调合作,在libra、央行数字货币等方面加强国际协商,表明关切,及时推动有利于我国的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央行下一个阶段或将深入研究Libra等加密数字货币有关问题

以下是演讲全文:
王信:尊敬的李主任、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参加开放平台成立的大会。我想这真是一个强强联合的学术研究的平台,刚才黄卓老师提到Libra,其实在Facebook发行Libra的时候,我们的数字金融研究平台也成立了。我想这可能不是一个巧合,至少都说明了国内外对数字金融、对金融科技等方面的高度重视,而且不单是从学术研究、从实际的应用等等,都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课题。咱们这个平台是多家的学术机构,而且得到了蚂蚁金服,咱们国际上最先进的在数字金融的创新方面的领先者的支持,同时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的数字金融一开始就聚焦在实体经济、聚焦在普惠金融,我想这对于我们继续在国际上和国际同行一起竞争,希望能保持一个领先的地位,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人民银行也一直高度关注,参与相关的研究工作。2015年我们研究所就成立了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中心。我本人现在也还在负责货币金银局的工作,本来这个货币金银局是负责传统的现金业务,我们在座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为主,大家基本上很少用现金,随着蚂蚁金服、腾讯等等平台的崛起,本来我想我的工作会越来越轻松,有更多的时间看点书。但是没想到,反倒是我们也比较多的参与中央银行从2014年开始在周行长大力的倡导下,开始了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现在中央银行经过国务院的正式批准,正在组织市场机构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这项工作应该说是起步比较早,但是不是像刚才黄老师说的,能不能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
总之阴差阳错,因为央行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定义为M0,是现金的一定程度的替代。所以这项工作也落到我们货币金银局管现钞的最传统的货币的形态,也一下子进入到最先进的数字货币的形态。所以我们也感觉到压力非常大,所以也非常迫切的希望和我们业界、学术界,还有金融界,还有互联网企业等等各方面一块来合作,来参与相关的研究。
今天我想向大家简要报告的,主要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对数字金融方面国际上或者一些国际组织,还有中央银行比较关注的领域。当然之前更多的是一种对支付的影响,大家知道腾讯蚂蚁金服等等这些在支付方面进展得非常快。后来又出现了虚拟货币,或者说数字资产。所以大家又关注它是不是会对货币有某种替代,当然因为它的价格剧烈的波动,还有它的这种交易上的不便利,FSB等国际组织又认为它在相当的时间内并没有真正发挥货币的职能,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它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会替代真正的货币,所以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当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随着Libra的计划横空出世,这次大家高度的重视,因为它号称是一揽子货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的问题和广泛使用的问题,因为它有大量的平台。如果说它将来除了有可能在支付的领域,特别是跨境支付的领域能够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的话,那么随着它进一步的得到使用,它是不是能够更多的发挥货币的职能,这个问题就非常大了。对于各国的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乃至对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家就会猜它背后,到底美元会起多大的作用,是不是宣称锚定一揽子的货币,实质上锚定美元的情形,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最终是形成一种在数字领域,在虚拟货币的领域,最终也是跟美元密切相关的话,那么国际货币体系就有可能形成过去的美元为核心和以Libra这种数字货币并存的局面,但是最后很可能大家认为它只有一个老板,那就是美元、是美国。如果是这样的话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单是经济金融的问题,甚至是国际政治、政治经济学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所以这方面就比两个月之前大家所讨论的维度要广泛得多。所以我们现在的研究平台成立是正当其时,我们下一阶段也非常愿意贡献我们的力量,从政策研究的角度、从实务的角度,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方面的角度能够和大家一块合作,进行更多的有意思问题的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