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笔记之-----国潮复燃包装案例创意分享( 3 )

了解国潮相关内容,同时还能较为明确知道国潮的代表,增加自己对于市面国潮产品的识别度。
从众多领域中寻求一种集潮流,文化、创意,材料及工艺为一体的国潮产品,那就是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是目前社会需求量极高,工艺性极强,材质及丰富的一种载体,它承载的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与象征,是众多产品下的便捷、安全、装饰等方面的外部形态。下面案例逐一分析每一个特色包装,从创意、构思、工艺,材质等不同角度去发掘形成的过程,以此来映射出与国潮风格的设计融合。
国风案例之一—万家灯火—月光宝盒

每个城市都有对应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也正是文化的不同对应着城市各具特色,一首歌是生活在城市中人们对于城市的情怀与爱写照,也是对于城市现实解读,一盒月饼是作为人与城市的桥梁,让生活通过节日变得更加的融合,乡客无论是漂泊异地,当地居民,以及匆匆过客,文化的交融,迸发出及富有创意性的产品。
中秋的思考:

中秋礼盒是和城市有着关联的。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包装通货类型的设计元素,大多数停留在传统元素和星空主题。
逆向思维,寻求中秋核心元素。
注重人性化设计,从人的视角看待中秋。 “ 万家灯火” 应运而生。
如何解读“ 万家灯火 ” 构思:

中秋一轮圆月永恒不变,改变的是我们人类,从古至今,圆月见证我们人间沧海桑田悲欢离合,反映出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故事。
如何通过包装将表现人间故事,穿越、建筑、窗户、城市、古诗词等。 通过发散思维寻求对应元素,讲故事—建筑—窗户,这就是 “ 万家灯火 ” 。
首先要考虑 “ 万家灯火 ” 盒型创意联想。

万家灯火是城市的缩影,也是一家人团圆的写照,既然团圆就是要和圆有关,如果盒型是圆的,无论是从结构,运输,图案设计等都会带来后期的繁琐,因此进一步考虑是盒型开启后形成圆形,开启后的圆形结构如何形成,于是思考展开的形态,这时折扇元素的出现帮助设计解决问题,同时折扇还能够易收纳,展开成型度很不错。
“ 万家灯火 ” 盒型开启联想之月光宝盒:
既然展开的结构能够考虑清楚,接下来打开是重点构思方向,也是核心创意的主题。折扇式错位开启并不适合盒子,于是反过来从多个方面寻找和月亮主题线索,于是想到了星爷在95年主演的的一部很经典的电影 《 大话西游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那就是鼎鼎有名的—月光宝盒。 它不光是礼盒开启方式的创意源头,也是一开始讲到的中秋话题中穿越的体现。

前面关于开启和展开形态创意成熟以后,让礼盒的整体造型更加接近 “ 万家灯火 ” 创意理念,建筑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盒子在闭合静态的情况下是一座大楼的设计,采用月光宝盒的开启,将折扇的折和团扇的圆共同展现了出来。

盒子正面是一扇扇的窗户,向人们诉说着即将要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背面是主题的英文及开启成角度的说明。

前后展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设计风格,从复杂到简洁,正面上面是缤纷色彩的城市缩影,呈现出的是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筑,下面如同镜像的倒影,描绘出过去的景象,内含着时空穿越,进一步烘托礼盒主题。
背面18种月亮变换的形状及名称,配合自变化微妙的夜空颜色,静静的诉说着时间的变化。
“ 建筑 ” 记录人间故事:

盒子外观设计成建筑,正面模切出八个八边形窗口,每个窗口透露出现代人关于中秋的喜怒哀乐。
例如: 大学宿舍、医院值班、异国联线、齐聚一堂等。盒子底部隐藏灯光机关,开启后可以营造出 “ 万家灯火 ” 的景象。
月饼内盒设计:

月饼内盒设计抛开传统独立盒型,结合魔方设计,将22组不同家庭背景画面大小组合一起,这样不仅增强包装的互动性,而且娱乐性更加丰富,在翻阅中自己内心也会有强烈的代入感。
因此这款包装在开始强调 “ 人 ” 的因素,由内而外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何解决礼盒后续问题:

礼盒结束其使用功能后都会面临唯一一种处理方式—丢弃,如何合理利用礼品包装避免浪费,这成为现在包装设计主要面临的问题。
“ 万家灯火 ” 一个小小的改动,将礼盒包装180度转换成玄关摆挂件,这不仅是环保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中秋礼盒小知识点分享:

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事情,是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汉族祭祀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对于自然膜拜的一种活动。 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饼,是杨贵妃中秋吃月饼看到月亮时,心血来潮说就把胡饼叫做月饼吧。
于是把月饼的冠名权归属杨贵妃了。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演绎。 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最早收录南宋吴自牧的 《 梦梁录 》中。

还有的说是苏东坡的诗句: “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从中可以知道宋时的月饼已有酥油和糖作馅。
宋代不光是馅料变得多样,月饼渐渐的大行其市,并且赋予了月饼团圆的另一层含义,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
清代有竹枝词写道: “ 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 民国北平的俗曲唱道: “ 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切月饼,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 ” 可以想像,在岁月的变迁之中,虽然月饼种类变化多样,普及越来越广泛,但吃月饼的习俗却依然没有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