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几个同事吃饭,席间一个同事A说起了在北京安家的事情。同事现在北京工作,每月会回家一次,妻子和孩子一直在家里工作上学。问及为何不在北京安家,以他们的经济条件也不无可能,同事说:“老婆没有生活圈子”,一句话让席间人员无不感慨,围绕生活圈子说了好多让人感慨的事情。
说起生活圈子,同事A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受生活圈子的影响,才造成了现在夫妻还是分居两地的局面。他在北京工作已有十余年,之前因为做业务,经常居无定所。孩子和老婆一直在老家里生活。等到孩子3岁,他在北京安定下来,同时也把孩子和老婆一块接到了北京。
A说:“他们在北京只生活了一年,老婆便强烈要求回了老家的城市,因为待在这里实在是觉得太苦闷了。”他掐灭了烟头,叹了一口气。
平时,孩子上幼儿园,老婆工作清闲、接送也方便,晚上吃完饭就看看电视睡觉了。但是一到周六日,除了去游乐场、超市,简直没地方可去。平时觉得和同事都玩的挺开心,但是涉及到生活一面,大家在这方面几乎是无往来的。慢慢的整个人觉得好烦躁,想找个亲近的人说话,没有;想在节假日去走趟亲戚,也没有;周末孩子想去小朋友家玩,也是没法去,因为没有特熟的朋友。有时,偶尔来个熟人就在家聊会天然后打牌。慢慢的,不但老婆、孩子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孩子对于“舅舅、姑姑、叔叔”什么的亲戚也有了更多的陌生感。
最后,还是把孩子和老婆送回了家。孩子上学,老婆工作。闲暇时间有时去奶奶家,有时去姥姥家,周末一帮亲戚的孩子一起,玩的也开心,孩子、老婆都开心。想想这样也行了,就是夫妻俩相聚少,少点就少点吧!人生,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说完,一桌人感叹,离开家乡生活在其他城市,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稍长的假期里,回家路上耗时太多,不回去太多的空闲时间让人不好打发,即使来趟短途游,但是次数多了,也难免有点索然无味,反而更让人思念拜访亲戚、朋友的时光。这可能是离家在外工作的人最让人觉得心酸的事情了。
曾经有一个同事,在定居的新城市,有房、有车、也有一些朋友。但是每每说起回家的事,他总是感叹,即使定居还是有一些陌生感,因为你很难有在老家时的那种亲切和彻底的放松。有时,真的不羡慕别人有多少钱、有多少闲,就羡慕那些总能在周六日能回趟老家,看看家里熟悉的一切,吃一碗妈妈做的面条,和爸爸喝一杯茶聊聊天。休闲放松两天,孩子也在家里撒了两天欢儿,再接着回城里工作。不为别的,只为那种熟悉到骨头里的亲情和一直成长的感情。
想想自己刚到北京的时候,从来没觉得生活圈子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那时候没有谈恋爱,有的就是工作,因为休息的时间有限,所以周末一天的时间都用来做购物、打扫、看书等事宜,就那样轮轴的转着。一年后的一天忽然心中生厌,特别想找个人聊聊天,吃顿饭,一起逛个街。这时候也有了自己被生活踢出圈子的感觉,似乎自己就是一个圈子,一个孤独的独来独往、没有友情、亲情的圈子。
后来谈了恋爱、结了婚,有了孩子,更感觉到生活圈子的重要。从一个人到一个家,除了家,似乎没有了可以让自己完全放开活动的地方。忧愁、烦恼、不快总在一瞬间聚集在一起,想爆发却也只能对着那一个人,想找个人倾诉却也找不到一个知心的人。特别在空闲时间,日子单调,游乐场、商超、公园。有时,爸妈或者公婆来了,也不过住上半月,因为实在太无聊,实在没什么地方可去。等到自己带着孩子回趟老家,最长也不过一个礼拜,然后又念念不舍的再次回到自己的小圈子中。
圈子啊圈子,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圈子,每个人一生都要钻的圈子。工作的、家庭的、亲情的、朋友的、孩子的或者其他的种种。有时,也特别想加入到一个圈子,但是并不是每个圈子都适合你,或者说能接纳你的进入。所以,总是在圈子内、圈子外徘徊,进一个,丢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的丢掉了圈子中的人。
后来也明白了,我们很多人在新的地方开始生活的时候,一开始还都比较爱固守在自己原有的圈子里,喜欢已经建立好关系的圈子,因为习惯、因为安心。但是,若是真想长期的留下并且扎根在喜欢的城市,如果不开启新的生活圈子,不主动的去钻圈子,融入这个城市,那么更多的时候,会有一种难以名说的孤独感和无法融入的拒绝感,而且这种伤感忽然间就产生了,而且让你非常的想家,特别想念那些熟悉的人和事。
现在的社会,打拼在都市,扎根在异乡,已经成为诸多为了理想、为了生活的人的一种常态。一个城市也已经融合了多元的地域文化,包容了更多他乡寻梦者的理想和追求。作为个人来说,为了幸福,为了心中的梦想,更应该努力拓展自己的圈子,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彩,这样你才有更多的幸福和动力,在喜欢的地方为自己的美好未来打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