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日夜晚,伴随着最后一颗烟花地升空绽放,在烟雾缭绕中农村的春节落下了帷幕,一切绚烂和欢呼都悄悄地消失在黑夜里。
初春的早晨虽然有些清冷,但丝毫不能阻抑校园的沸腾。叮铃铃……一缕缕轻风吹响着校园的钟声。与其他老师一样,我依旧夹着课本、教案穿梭在宿舍和教室之间的路上。一切都活跃得跟往常一样。唯独不同的是——大伙儿都已悄悄地为迎接检查做着准备。
时间如流水一般,眨眼间,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切都在照旧进行着……
“今天,我们全校上下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迎接明天的检查!”校长十分严肃地说着,“在工作组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好分内工作,确保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谁要是出了问题谁就自己负责!”校长接着他的话茬继续说着,而且似乎比以前更加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他仿佛要让自己的话,不,他要让自己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把地面砸出个深坑方能放心。
校长把话撂下了,所以,全校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迎接检查的准备工作。晚上十一点多了,我还在进行着我的实验。对我来说,这个实验犹如一座大山,能不能翻越过去既要看运气,更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因此,从开学初到现在,我就一直没敢怠慢过,而是时刻准备着迎接这重要一刻地到来。在荧光灯下,我笨手笨脚地拿着镊子、解剖刀,以及自认为十分得体的实验材料——羊的心脏,一遍一遍地做着“心脏解剖实验”。
虽然是师范类学校毕业,但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虽然教的是生物学科,但我几乎没有做过真正的实验;虽然付出同样的劳动,但收获的成效却让人觉得寒酸……无奈领导对我信任有加,信心有加,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让领导自己否定自己!
很快,披着黎明的霞光,这个不同寻常的第二天早早到来了。我们几乎所有的老师也都早早起来做着自己的分内工作。
终于,在上午十点钟左右,几幅陌生的面孔在校长地陪同下电影一般从实验室的前门进来,后门出去了。我偷偷地瞟了一眼,校长似乎是满意的!
在饥肠辘辘中,大伙们信心满怀地期待着的午饭时间到了。于是,在尽量不伤大雅的情况下,同志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两只脚放在了餐厅的饭桌下面,一个劲儿地发挥着鼻子的功能寻找昨天那几只羊的方向。
这一群“馋狼”像是真得饿了!
正在大伙等得有些发慌的时候,有一个姓杨的老师气喘吁吁地三步并作两步从门里跨进来,顺势将手里攥着的三疙瘩大蒜放在离他最近的饭桌上,似乎进门时就紧盯着橱窗的眼睛愣是眨也没眨一下就直奔橱窗而去。这个动作把紧张不安的大伙儿惹得哈哈大笑起来。顿时,餐厅里的气氛活跃了许多。
突然间,一个平时并不喜欢开玩笑的老师站了起来,他不紧不慢地走到杨老师面前,仔细端详了一阵子,然后转过头来面对大家,说:“咱当地人都知道,吃肉不吃蒜,味道减一半,杨老师您这残食同类的准备做得挺充分的嘛!”说着,他又将目光移向了愣愣地站在一旁的杨老师。惹得大伙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餐厅里的气氛也继续活跃着。
在一阵欢笑声中,食物终于摆上了饭桌。这一次,大伙儿似乎少了一些来时的热情,谁也没有去抢。因为大灶师傅刚刚说过,“这东西多着呢,人人有份。”而且,为了鼓励大家多吃,面,全免费,汤,也比平时便宜一元钱。要知道,这可是熬了好久的羊汤,精华全在里面呢!
尽管吃饭的热情比来时减了不少,但有好几个同志却比平时吃得要多。
灶上的师傅真得很麻利,不一会面全吃光了,老师们也都一个个伸出双手拖着鼓鼓的肚子回去了,只有那几疙瘩大蒜依旧不知所措地傻愣愣地呆在桌子上。
本来打算下午再把剩下的花卷和馒头处理完,但由于中午吃得太结实,加之又是“荤的”,所以直到傍晚,同志们十有八九还在不停地打着嗝。这样,厨师们也毫不费力地获得了一个免费的短假。
第二天早上,老师们又都如昨天一样继续干着分内工作。也许有的人还在祈求着干好分内工作的同时能够找到那六只羊的去向;而且,快到中午的时候,肚子似乎也有些不安分地咕咕地叫了起来,仿佛它也祈求着能够找到那六只羊的去向,然后美美地饱餐一顿。果然,中午等老师们去餐厅的时候,灶上的师傅说:“天气热,剩菜剩饭放不住,老师们多吃,花卷和馒头免费吃,洋芋汤一块五一碗,比平时要便宜五毛钱哪!”于是,和昨天中午一样,很多平时上灶的和不上灶的老师都来了,然后又都双手拖着鼓鼓的肚子满足地回去了。有些人吃得已经很饱了,但走的时候还是兜走了一个馒头,但确乎是有点不好意思!
第三天,和往常一样,三块钱的酸汤面,吃的依旧吃着,不吃的依旧不吃!
免费的午餐真得很吸引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