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6月毕业于一家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时的我,满腔热血地立志要学习同学校国贸学院的师兄,毕业之后从事外贸工作。于是乎,第一份工作我找了一家和对外贸易相关的国企。公司还不错,在市里一家位置很好的五星级酒店租了两层楼作为办公室。逢年过节、生日时都会有些不错的福利,每天下午都有下午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所做的岗位并不能接触到外贸业务方面的东西,跟之前在论坛、博客看到的帖子所描述的相差太远,纯粹是后台的工作。过了三个月,转正的时候,我离职了,我要从事真正的外贸工作。
2015年3月,买了张坐票,简单拿了点行李,我来到了深圳。住在一位高中同学和其他三人合租的房子里。我们是死党。到深圳的第二天,还没开始找工作,我这兄弟便递给我一张公交卡,憨憨地说道,有张卡方便出门。后来用的时候才发现,里面还充了一百元。
在我兄弟那里住了约半个月,找到了一家做无人机和模型电池的公司,做起了外贸业务员。我们住罗湖泥岗,一个城中村,而我上班在竹子林。每天七点半不挤上公交车的话,就一定要迟到的。
初来乍到,我很珍惜这份工作,也很有紧迫感。上一份工作没做多久,之前又没什么积蓄,因此我总是缺钱,经常靠这边的兄弟们救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加上女朋友在异地,而且大我两岁,她希望我们能早点结婚,所以我很努力,一年来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的。
然而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情况并不如我所想象的那样。公司所有福利都向老员工倾斜,老员工也不愿教新员工,新人要留下来的话,必须经过一段比较艰难的适应期。我坚持下来了,顺利转正,转正后底薪3500元,无食宿补贴、出差补贴、交通、话费补贴,老员工却有宿舍分配,有专配业务手机。其实这也不算啥,最坑的是给我们计算提成的时候,美元销售额按汇率不足6折成人民币计算,当时汇率实际有6.6左右了,计算提成之前需要将基本任务额扣除。
2015年一年,每月底薪3500,租房和水电800,交通300,吃饭1000,加上和朋友聚聚餐,也就基本没了,有提成的时候口袋会多几百块钱。这一年里,有时候晚上十二点起来回邮件、报价,业绩有时候都超过公司老同事了,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卡上仍然剩不下多少钱。其间我妈还赞助了几千块,世上只有妈妈好啊!
2016年年初开工不久,差不多也是妇女节前几天吧,我辞职了,同一个星期,当时和我一起进公司的其他两个小伙伴也辞职了。于是乎,我有开始了找工作的生活。这一次,我住在另一个兄弟家里,真的,出门靠朋友,有空的时候多请朋友吃个饭,感谢所有人的帮助。
这一次我不打算再找外贸工作了,感觉就像当初的激情完全被磨光了。真不知道当初面试外贸业务员时,面试官问我为什么学金融的要做外贸这个问题,我是怎么说服他们的----这是后话了,离职以后告诉自己要转型,做回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也意味着我将再次从零开始。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下一份工作我找了将近两个月,差点精神崩溃了。因为一方面觉得该投的简历都投了,接下来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时间太长了,几乎跑遍了深圳,确实有点累了。当我现在这家公司向我发来offer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我真的不找不动了。

2016年4月23日,我正式入职现在这家公司的证券部,是深圳的一家上市公司。入职后我很快投入工作状态,在这里的工作方式、工作需要的技能跟之前完全不同。我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在备战状态。
可能大家还不太清楚上市公司证券部是干什么的。实际上,很多上市公司的证券部职能相对简单,只要做好信息披露、组织好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以及进行一些投资者关系方面的工作就好了。但是我们公司并不是,我们公司没有单独的投资部,所有对外投资项目(有海外项目)、再融资项目、并购项目、子公司的治理都是我们在做。另外,还有老板和高管个人的事务、关联公司事务也是我们在处理。不过,我喜欢这些东西,每天都能接触到之前不知道的东西,我觉得很好。唯一让我头大的是,公司有很多行政类的琐事,很浪费时间。有时候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真正花时间学习信息披露所必须了解的《公司法》、《证券法》、《股票上市规则》等。这一年以来,虽然天天加班到十点,但是感觉自己的收获并不大,该懂的东西还是不懂,专业性缺乏。
眼看已是毕业的第三个年头,恍恍惚惚,自己已二十六七了。这在爸妈眼里应该是一个该娶妻生子的年纪吧!可惜女朋友已经嫁作他人妇了,祝福她。
有时候想想,其实怪不想结婚的。没钱啊!结不起……后来一想,不对哦,不仅没钱,我还没事业!怎么结婚嘛……担心时间飞逝,担心自己一直在打杂中度过这关键的几年,这让我不安。于是我下定决心,我要开始学习,用一年时间让自己变得专业。我作了一个计划:每逢工作日都早上六点起床看书,学习专业知识。
只要决定做一件事情,其实坚持也不是一件难事,第15天了,码完文章睡觉,明早继续。愿所有人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