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闯荡已经快一月了,既感叹时间过得很快,每日坐在电脑旁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还有很多文案想设计,还有很多内容想表达,但身体却告诉自己要休息了;也偶尔会有时间太慢的错觉,不想做太多无用功,人生到了某个阶段要学会做减法,不要盲目增加项目,但残酷的现实给不了我们太多时间,所以就出现了浮躁。
经过和小伙伴的交流,我现在聚焦在“自律训练营”的打造上,不断丰富和优化内容,塑造有超式特色的自律训练营,勇敢的向他人展示自己在做的事情,永远不要相信我发过朋友圈了,这样所有人都应该知道了,至于别人是否参加可能是不需要。其实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
朋友圈发内容哪怕你是每时每刻发,也会被刷下去,因为看朋友圈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况且只是一晃而过,即使点赞并不代表他人有去关注。另外就是朋友圈发内容只是一种单向沟通,从沟通的角度来说近乎无效,所以还是要敢于单对单沟通或者直接电话沟通。
近段时间我一旦有了想法后,很多都会采取电话沟通方式,这样会更直接些,效率也高些,沟通的对象也要有选择性,不是所有的人我都愿意给予支持,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给予我力量,但要敢于迈出这一步,哪怕别人拒绝你,那又能怎样。近段时间拒绝让我影响的有3个。
第一个是一位有一些份量的人物,我是想吸引他给我赞助,帮助我站台,那天我鼓起勇气给他电话,介绍了我现在的项目,希望他给到一些支持,他没有立马拒绝,挂了电话,第二天我微信追问了,他到晚上才回信息拒绝了我的邀请,说得很委婉。其实这件事我的收获很大,虽然最后结果未如愿,但是我敢于尝试,发出邀请,正如别人所说不方便露面也是实情。还有就是别人赞助你的理由是不够的。这次拒绝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有些自私心理做怪,并没有利他。
第二个是之前的下属,我是真心想帮她进步,但她是一个比较安于现状的人,很难突破,所以多年来基本老样子,我希望她通过参加这个活动给自己一些冲击,但是她似乎没有太大兴趣,最后就完全信息也不回了, 这种拒绝其实还是挺多的,她只是一个代表,这样的拒绝给我的启发就是不要以己度人,你认为好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别人,再有就是你真的了解别人的痛点吗?
第三个是前公司人员,现已出去创业,单独干了几年,因为尝试着走向B端,原一位他有团队,和他聊,但是电话后发现他没有自己的队伍,都是拉一些兼职的单,如果这样确实是无法开展自律训练营,最后反而是我没聊了,营销还是要找对人,虽然最高的营销是创造需求,但目前的我还是要多实践。
以上的3个案给我留下了印象,但现实中,我遇到的拒绝更多,不仅现在,我相信在未来成功与拒绝都是并存的,没有拒绝的成功是不安全的,没有成功的拒绝的人会越来越失去信心,但既然有成功就一定有拒绝,面对拒绝没什么好怕的,勇敢点,去接受,不勇敢点你怎么知道你是不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