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天下情感专栏两性情感
如果微信有已读功能,那些男朋友还能活多久

如果微信有已读功能,那些男朋友还能活多久

作者: 知颜致美 | 来源:发表于2017-08-28 15:43 被阅读20次

                                                                                                 有一集《奇葩说》提到这样的场景:

                                                                                                       女孩先发一条“干嘛呢”,

                                                                                                    男友没回复,她再发一个“?”,

                                                                                                                   接着是

                                                                                                             “怎么回事儿?”

                                                                                                                “怎么了?”

                                                                                                          “为什不回我信息”……

                                                                                           对方一直没回,晚上8点,女孩发:

                                                                                                            “你不爱我了吗?”

如果有已读功能,这对情侣可能直接就分手了。

很多渴望被及时回复的人,希望聊天工具有已读功能,这样起码能知道对方有没有看到信息。

微信与我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了,但你设想过如果微信真的有了已读功能,会怎么样吗?

01

结婚周年纪念日,妻子早早在家准备好烛光晚餐。

老公要加班,因为客户临时变卦,整个团队开会研究应对方案。

会议很紧凑,讨论很激烈,手机隔三差五地振动,老公见缝插针地开手机看一眼消息,可实在不好意思去回消息,也没有时间。

在家里的妻子,看到一条条的“已读”,越来越按耐不住了:

“什么时候结束?”

(已读)

“菜快凉了。”

(已读)

“其他人不用吃饭吗,还要开到什么时候?”

(已读)

“你还在开会吗?还是有别的事?”

(已读)

“你还记不记得早上出门答应过我什么?!”

那些“已读”就像针,扎得妻子毛骨悚然。

说好周年纪念早点回家的,怎么明明看到信息也不回复?回复几个字的时间都没有?难道不是在开会?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已读这么久都不回复,难道是无法解释?

随着时间的流逝,妻子已经在内心演了一出千回百转的独角戏。

微信有已读功能的话,大概很多男朋友都活不到大结局了吧。

已读不回?凭什么?

忘记了?哼,你完全不在乎我。

在工作?“收到”两个字很费时间吗?工作重要还是我重要?

尽管很有可能,你在纠结“已读”的时候,你的另一半正在拼命赚钱。

02

B是个在父母面前千依百顺的乖孩子,在大城市读大学后就留下来工作。如果微信有了已读功能,她大概会面临这种状况:

上班被上司训了一顿,烦恼着无从下手的方案,好不容易熬到回家。

晚上11点, B终于可以躲在自己的房间大哭一场。

然而,哭到一半,B 的手机响了,点开看到是父母的微信:“回到家了吧?爸爸妈妈和你视频方便吗?

B 的心情很糟,但想到父母会看到消息“已读”,时间这么晚了,一直不回复,他们肯定会胡乱猜测,而且不能让父母发现自己哭过,不然会吓到他们。

B 只好默默地努力止住眼泪,去洗了把脸,照着镜子挤出笑脸,点开了微信视频。

该死的“已读”,连哭泣都要被打扰。


03

朋友间的相处也难逃厄运:

晚上十点,终于可以闲下来看更新的韩剧,在北京的朋友果果发来微信:“呜呜呜,妈蛋,我和他吵架了,气死我了,陪我聊聊吧。”

连续工作了7天,好不容易有时间放松一下,我真的超想看完一个多小时的剧才回复她。

然而想到果果会看到消息的“已读”,我的良心就开始痛了。

我平时发给果果的信息,她几乎都秒回。这次她这么着急我还拖一两个小时才回复,她一定会很失望吧。她就是想现在发泄一下坏情绪,如果我都不理她,太不够义气了。

挣扎了一会,艰难地关闭了韩剧的窗口。

当代人的情感本来就很脆弱,友谊的小船求别翻。

04

更可怕的是,已经被工作摧毁得差不多的个人生活,因为“已读”,这下可以彻底被毁了。

我的一个编辑 P,是一个随时在线的工作狂。

作为一个年轻编辑,好不容易进了理想中的媒体,一直努力争取主编的认可,所以只要是主编开口的请求,她基本都有求必应。

微信有已读功能的话,那么P周日下午难得悠闲发呆的两个小时,都会在收到主编的微信后直接泡汤。

“有空吗,负责今天采访任务的同事临时有事,你能不能去?(已读)”。

因为点开信息瞬间显示的“已读”,对 P 来说,就等于“遵命”。

从此微信秒变办公软件,24小时在线,随时随地接受任命。


05

微信不是“钉钉”这类型的办公软件,需要效率和反馈;更不像陌陌这种目的明确的交友工具,已读不回或许能提高配对效率。

说到底,微信只是个轻松的聊天工具,如果增加“已读”功能,过分透明,会给人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发出信息的人看到“已读”,却迟迟没收到回复,会感觉处于“被晾着”的状态,甚至开始怀疑自身在对方心里的价值和存在感……

另一方面,对于收到到信息的人,“已读”就相当于一个计时器,你无法忽略时间,越久不回,越焦虑,越愧疚,如果对方是重要的人,就更加不敢不回。

轻松地发发表情包不好吗?为何还要徒增这种数字时代的焦虑?

关于已读功能,李诞的微博提供了另一种方案:

“聊天软件如果非要有‘已读’这个破功能的话,建议索性推出‘已读已读’功能,就是要让对方知道我已经看到了你‘已读’了,然后再‘已读已读已读’,两个人也不用说啥,彼此的感情通过这个就能交流清楚。”

这样已读多几个回合,被表白的人也不需要发好人卡了,备胎们也能尽早认清自己的角色。

06

开发者张小龙是这样解释微信没有已读功能的:

“我们要给人撒谎的机会,我们说人性是什么?给他撒谎的机会,说我没有看到。你看短信不太准确,我们经常会说,你那个短信丢了,我们没有看到。如果我们把人都像机器一样约束起来不一定是好事。”

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撒谎,但是没有“已读”反馈,能让我们在这个即时通讯发达的数字时代,有了个人空间,和选择的余地。

根据刺猬法则,人和人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时刻保持联系,时刻被看穿,没有了距离感,人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

如果此刻我希望独处,不希望聊天,那我有选择不聊天的权利。等我有时间、有心情的时候,我再好好回复。

而对方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到信息,等我热情地回复时,也不会伤害到我们之间的感情。这也是相互间的信任。

                                                                                                                         所以,

                                                                                                        珍惜还没有已读功能的微信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微信有已读功能,那些男朋友还能活多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rg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