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罗伯特·清崎和莎伦·莱希特 的《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我感觉我对有些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说关于资产和负债的概念,我一直以为我们买的房子就一定是资产,而其实并不是的。比如一套房子月供一万,出租租金五千,这房子就是一种负债,但如果房子月供五千,出租租金一万,这房子就是一种资产。又或者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也是一种资产。
比如说关于财富的概念,是指我们在完全不工作的情况下,我们的钱能维持我们现有的生活水平多长时间。财富是用时间而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比如我们有30000块的存款,每个月开支是3000块,那么我们的财富就只有10个月。
作者在这本书里把各种人分到一个现金流象限图里面的四个象限里,分别是E(雇员)、S(自由职业者)、B(企业主)和I(投资人)。每个象限都有富有,也有贫穷的人。
我们一般的家长都会让我们好好读书,毕业之后找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成为E。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归属。
而现实中真有稳定的工作吗?似乎铁饭碗已经越来越少,甚至于不存在了。
有一部分E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过度到S或者B,也有可能同时是I。
E是在系统内工作的人,S自成系统,B是建立和掌控系统的人,I投资于系统。
随着事业越来越成功,E和S会越来越忙,而B和I则可以花时间在陪伴家人上。
每个象限的人都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我们不要局限于E或者S,也需要学习成为B或者I。每个人可以同时在不同的象限里。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追求安全而不是自由?因为害怕风险,还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时代在变化了,可是人的思维方式好像不舍得改变。
那么,怎么样才可以成为B或者I呢?就像Nike的广告语:“just do it”。如果有这个想法,就需要行动起来,给自己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财务自由的目标,并且每天进行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
就好像减肥一样,不要想着我一周可以瘦十斤,然后后面暴饮暴食。我们需要循序渐进,不要害怕有挫折或者会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可以更快地成长。
很多人说:投资有风险,而作者说:无知才冒险。要想成为不同象限的人,是需要不同的知识的,而这些都离不开学习和实践。
就比如买股票,风险厌恶者会说,股市风险太大,坚决不去碰,而愿意接受风险的人却愿意去尝试。当然在初期是需要小步迈进的,因为不至于亏损之后影响到现有的生活。我们需要驾驭风险,而不是逃避风险。
作者还说:“你老板的工作是给你工作,而你的工作是让自己变富。”那么,我们到底是继续给老板工作,还是自己当老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