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感情中,绝大多数人内心更关心的是:对方是不是真的爱我?怎么样让对方更加在乎我?如何才能让对方更加需要我,离不开我?
“人们常常会把“爱”与“被爱”混淆”。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曾写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才是“爱”。或者说大多数人忽略了一段感情中,“爱”才是最重要的元素。大多数谈恋爱的一开始都还是因为心动,因为喜欢才勇敢的去表白去恋爱的。

什么让我们忽略了感情中“爱”这一重要元素
一个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一个人在热烈的喜欢上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内心激情澎湃,会下意识的把对方完美化,会忽略对方所有的缺点,甚至是缺点在你眼里也会变成优点,会无意识地把对方神化。
所以,热恋期的时候,在你眼中的那个Ta其实已经变得不真实了,这也就是经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恋爱中总是会觉得自卑,哪怕是特别优秀的人,在喜欢的人面前, 也会变得非常的不自信。
其实这个阶段的我们是非常“爱”对方的,可是强烈的自卑袭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陷入患得患失当中,然后就会出现“你爱我吗?”“你爱我的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忽略了“爱”,开始转向对“被爱”的无尽渴望当中。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我爱你,但这与你无关,不需要你多在乎我,无论你是否爱我,我爱你,仅仅是我爱你。
歌德这段话对我的震撼犹如暮鼓晨钟一般,原来:爱一个人,它一开始就是源自于我们自身那热烈的情感,如果最后它变成了对别人情感的索取,开始计较于对方是否爱你,对于你的付出是否有所回报,那么,这还是最初的爱吗?
真正的“爱”其实一开始就不是奔着“被爱”而去付出的,而是真心实意的希望对方好,希望对方快乐、幸福,无论最后对于你自己来说,是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爱的那个人,Ta过的好且幸福快乐,这就足够了。
真爱,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
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用我的一颗心,与你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