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的我,是个纯正的80后。上小学的时候,人家上大学不要钱;上大学的时候,自己要缴费,义务教育却免费了;上小学的时候,大学生毕业后工作是分配的,房子有的也分配;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工作不好找了,房子也不好买了。以上这些,说的就是我们这代人。
说起来上学,不得不提的就是挨打,当然这挨打并不是说同学们相互闹着玩或者谁欺负谁了,而是说被老师打。可以这样说,作为80后,如果你上学的时候没有挨过打,那么你的求学生涯可以说是有缺憾的,是不完整的。
比如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刚好是上世纪的最后一1年。记得有一次被语文老师叫到办公室狠狠的挨了一顿打,20年过去了,现在还记得当时老师手里拿了一根竹竿,使劲往我的屁股上抽,那种情景有点像遭遇新加坡的鞭刑。

虽然我一直记得这事,但是,我心里一点也没有怨恨老师。因为我知道,那次挨打怪我自己,隐约记得好像是当时我和班级的女生打着玩,把人家打哭了。当然,回家了也没有把挨打的事情告诉父母。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怕自己的屁股再次遭到打击。
后来上初中了,又被老师打了一次。为什么呢?这次不是因为和女生闹着玩,而是因为英语作业没有写完。那天早自习,老师把我喊出去,我知道东窗事发了,受到惩罚是难免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老师竟然会拿着手里的英语书在我的脖子上抽打了一下。可能是我脖子短,也可能是她没有瞄准,书的一部分竟然打在了我的脸上!
唉,当时我深深的感到尊严受到了践踏!我不住的想,以后还怎么在同学们面前混,人家会怎么看待我挨打的事情?发生在教室门口的事,很多人都看到了啊!况且,我就是作业没有写完罢了。我没有写完是因为我不会写,我也没有去抄别人的。

我真的是不会啊,在农村上的小学,ABCD后面我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到了初中课程快的超乎想象,我连26个字母的大小写还没有记全,人家已经学到短语了!
说真的当时我心里特别委屈!我真的想趴在教室的墙上大哭一场,我不是不想写,我也不是不想学啊,我只是学的慢,我底子差啊!
当老师说到:你也不想想你家长送你到这里是干啥的时。我的脑子嗡的一声,是啊,家人送我到这里是来干啥的?想起来家人在庄稼地里辛苦劳作的情形,我的心绷得很紧,酸的很不是滋味!
尽管我心里委屈,但是,我并没有埋怨老师,反而觉得是她那一巴掌彻底打醒了我。打那之后,我就每天早上三点多起床学习,当其他人起床的时候,我已经学了将近两个小时。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努力,春节时我拿到了进步奖。这事也证明了,我并非不适合学英语,也打破了自己不是学习英语那块料的借口。

不是因为现在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才会觉得老师打学生是可以理解的,而是我在父母的教育下,从小就养成了在遇到问题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去埋怨别人,也不给自己找借口的思维习惯。也正是这个习惯,造就了现在善于反思的自己。
时代真的是变了,那个时候如果学生被老师打了,回家后即使告诉了家长,很少听说有家长会和学生站在一个立场的,他们往往都会认为是自己孩子哪里做错了,要不然人家老师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的打你?
如今呢?遇事不自省,习惯性的苛责别人似乎成了时尚,讹诈别人,趁火打劫似乎也变成了潮流。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家长或许不是多数,但是,其影响却是巨大的。试想在这样的氛围下,哪个老师还敢动手教训学生?恐怕一句狠话都不敢说了吧!于是,有些玩劣的学生就成了大王,甚至是霸主,老师根本不能把他怎么着,更谈不上对他进行所谓的教育了。

而国家层面,虽然教育部也在说,要让老师拥有一定的惩戒权。这当然是好的,有总比没有要强吧。但是,不得不说,这方面的制度和法律还有待完善。在缺乏法律支持的情况下,强烈建议那些特别负责的老师,慢慢的放下你已经举起来即将打向学生的那只手!你的这份好心,恐怕会给你带来不可承受的灾祸和无尽的烦恼……
要知道,需要你的不只有那些学生,还有你的父母,爱人和孩子!何况,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着急上火就能够让一个劣徒洗心革面,悬崖勒马?
时代变了,老师们,遇事请千万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是魔鬼,冲动会受到惩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