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成为攻的条件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像武侠小说一样让人欲罢不能的史书|书评《明朝那些事儿》

像武侠小说一样让人欲罢不能的史书|书评《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 不辣的妈 | 来源:发表于2016-04-13 17:12 被阅读1001次

你喜欢读史书吗?

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喜欢。除非,除非有易中天、袁腾飞那样的历史老师。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历史就是枯燥的历史大事件,以时间为序,哪一年哪个朝代建立了,哪一年哪个皇帝继位了,哪一年哪里发生战争了,而历史课就是反复的背背背。

即使有《史记》这样流传千古的大作,如果不是为了增加古文功底或者是忠实的历史爱好者,看不上两页就会让生僻字、古文翻译搞得头昏脑胀,当然,如果真能读下来确实受益匪浅。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没有精力或者没有兴趣去读《史记》、《二十四史》这样的作品的,那历史还要不要读?前辈们早就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要想聪明懂事理,历史书是不得不读的。

如果有这样的历史书,它不但能够增长你的智慧,还能让你读起来深陷其中,欲罢不能,像读武侠一样过瘾,你喜不喜欢读,答案是肯定的。我想《明朝那些事儿》就是这样的历史书。

在多年的学校学习及影视剧的打磨中,对明朝历史还是知之甚少,因为最近看过的《女医明妃传》,才有了读明史的兴趣,比较之后果断的入手了《明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在豆瓣的评分是9.2分,这是上万条评价的综合分数,应该是一个很高的评价。那么,大家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它的可读性在哪里?

1.妙趣横生

无论对人、对事还是对一本书来讲,有趣都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有趣的人让人愿意靠近,有趣的事大家愿意去评价,有趣的文章愿意去读,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你是愿意拿起一本枯燥而内容丰富的书还是一本有趣又有内容的书,答案不言自明。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套历史书,认真算起来它所说的那些事也都是跟正史上描述的差不多,只不过需要咀嚼古文的地方作者已经嚼碎喂给了你,有争议需要查史料的地方作者已经帮你查过了,告诉你最接近史实的答案,这样的历史,读起来跟读现代读物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别。

与一般的正史比起来,它还多了很多趣味性,有人说它融入了小说的写法,让你看历史就像看小说,自然有看头。我倒觉得它更像是改良版的评书,一个年轻的说书人一手拿扇,一手指点人物,啪啪啪,不但告诉你史实,还尽量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有背景、有高潮、有悬疑,让你的心跟着上下翻腾。

除了讲的有趣,讲述的形式也很有趣,像几个朋友围在一起拉家常,其中一个侃侃而谈,而其他人早已听的入了迷。它完全符合现代的叙述方式和现代人的接受方式,语言里带着调侃和幽默,也尽量轻松,像开国皇帝朱元璋,他那个朱重八的名字一直被叫着,不时的被调侃几句,但整个的基调却是庄重严肃而又让人奋进的。

整本书读下来的感受就是读了一页还想读下一页,读了一章还想读下一章,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读完之后感觉,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读。

2.有血有肉

小时候看电视剧告诉我们,人分两种:好人和坏人,好人一般都是五官端正,一脸正气,而坏人都长得贼眉鼠眼,不干正事,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好不坏的人不多。

长大后发现,好人和坏人并不能分的那么清楚,好人有坏的时候,坏人也有好的一面,不能轻易的给一个人下结论。而历史生动的告诉你,人是个复杂的动物,对一个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很难的,这才是一个丰满的人。

比如说一代名臣张居正,大家都知道他的厉害,确实做出了很多功绩,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也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按理说他应该是个好人。但从另一面说,他生活奢侈,教导皇帝要节俭,但自己却坐32人的大轿,家里富足。为了做到首辅的位置,他排除异己,动用手段,老师危难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为了打击别人不择手段,还时时想控制皇帝,从这一点看他又不是个好人。而历史给他的评价很高,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有情怀、想做事的人,一旦到达了一定的位置,他则可以排除千难万险去做一些实事、好事,这是他为人称道的地方。

再如非常有争议的正德皇帝,这个何炅还专门演过一部《正德演义》,这是一个不拘小节,喜欢玩乐的皇帝,在大臣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惹是生非、不理正事、昏庸无能、到处吃喝玩乐的主,而在历史记录中,他有才能,有思想,有办正事的一面,也有不拘小节、吃喝玩乐的一面,是一个不该做皇帝的人做了皇帝还想挣扎的悲剧。

皇帝也好,大臣也罢,每个主角都描写的鲜活生动,颠覆之前一本正经、非好即坏的印象,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哭、他们的笑、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抱负。

读完历史,学着对一个人进行综合的评价,不用好人和坏人来贴标签,该交不该交由自己来掌控。

3.意气风发

历史虽然是以客观描述为主,但哪一本史书也都带着作者的价值观在里面,《明朝那些事儿》也不例外,作者摆事实也顺便讲道理,在他所讲的事实中也蕴含着道理,而整体上这是一个热血青年积极向上的评述历史述说自己的价值观。

在书中,作者肯定那些积极向上、为国为民、大局为重的精神,对那些为国为民、为历史做出贡献的人们书写发声,也毫不吝啬的表达对那些小人、庸人的批评和愤慨,读者却很难感受到其中说教的成分。

4.包罗万象

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大家可以很清晰明白的梳理明朝近300年的兴衰荣辱,内忧外患,如数家珍的列数每个君王的性格特点、所作所为,眼前不断闪现那些名臣良将,他们的为人处世、建功立业,感叹世事变迁,风云际会。

大多数人读史书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了解历史,而是从史书中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经验,或者教训,或者启示,而这些能够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不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多一些前车之鉴。

一部书,让人既有读武侠小说的快感,又有读历史书的满足,还有对人性的深入比较,更有对自己人生的启迪,不读岂不是亏了。

相关文章

  • 像武侠小说一样让人欲罢不能的史书|书评《明朝那些事儿》

    你喜欢读史书吗? 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喜欢。除非,除非有易中天、袁腾飞那样的历史老师。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历史就...

  • 万历十五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前段时间少东家分享了一部让人感动的不一样的明朝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一种明亮的记忆 一次人性的温暖 ...

  • 历史的样子

    ——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见惯了历史书中的沉稳和大气,见惯了历史纪年表的冰冷和严肃,突然读到《明朝那些事儿》的...

  • 行百里路,读一本书

    这里应该是一篇书评,但是我不会让它仅仅是个书评。 说到《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册估计不少人都看过,想必一些人...

  • 2020-08-29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说起《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呀,我就感慨万千,毕竟这是我唯一读过的一本历史书。首先这本书主要...

  • 《明朝那些事儿》读史书的开始

    大概去年的这个时候,突然一时兴起想要看些史书,有个朋友给我推荐了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总共分为七册。犹记得...

  • 书评Ⅰ《明朝那些事儿6》

    “魏忠贤粉墨登场,东林党高调出镜,党争不休,是非何分?” 扉页上令人醒目的一句话,似乎已经向大众...

  • 从帝王视角看明朝更迭

    谈起明朝,总是让人想起来炙手可热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不得不说,明朝的那些历史也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我对明朝最...

  • “那些事儿”里的得失--明朝

    能看得进去的历史书籍里,最喜欢的就是《明朝那些事儿》,所谓开卷有益,第一步是让人开卷,就像很多所谓的战略规...

  • 世界读书日之好书推荐《明朝那些事儿》

    书名:《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类别:历史书 主角:明朝十七帝、各类官员、小人物等 主要内容:主要讲述的是...

网友评论

  • 我是嘻哈大哥:这本书确实写的不错,作者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描述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人物个性鲜明,值得一看!
  • 文艺的原始人:高中的时候读过,的确值得推荐。
  • 天然爱苏三:嗯,很好。看得很带劲。看一些清官,有节操的,如铁弦,徐阶,三杨,杨慎,徐渭,徐霞客等等

本文标题:像武侠小说一样让人欲罢不能的史书|书评《明朝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tg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