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描述,从里面感觉到了满满的负能量,其实在我们改革开放,甚至向前延伸到我们建国以后,我们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发展,简直就是令世人侧目,不敢正视。但往往为什么有的人却不敢自信,是不是100年把你打怕了?
教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当然也有一些,个人认为不同的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问题在我们大的环境下,基本上都是可以克服的。
首先我们看的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从中国的隋朝开始我们知道,隋文帝开始的科举取士这一种方法,然后在唐朝进行了发扬光大,并且正式。到了1905年,科举制度彻底废除,在这一个阶段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的制度,都是有利于普通人向上晋升的,如果我们非得说科举制度,这样的一种应是制度,对于人性是一种摧残,那么,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应当作何解释呢?难道摧残的教育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
反过来我们看,建国以后我们所形成的考试制度,其实考试制度在全世界都有,我们不要盲目的去相信,所谓的西方的一些素质教育,哪一个学校的招生不是考试考出来的?真的以为是你身体棒棒的,表情萌萌的,就可以被一些优秀的学校录取吗?这样的一种错误观念,不知道还能威风多少年。
说我们在让西方的一些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洗脑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真实的剑桥教育,真实的西方的一些贵族教育,比我们现行的普通中小学的管理制度更为严格,所谓的表扬,基本上就是糊弄穷人的,这一点根本不可怕,关键是很多穷人还相信这一个观点,还相信所谓的快乐教育。快乐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你的阶层永远无法改变。
我们从我们的社会环境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通过自己的拼搏在现行的制度下,一样能够鲤鱼跳龙门,一样可以展现自己,而这一个展现,只有考试才是最公平的,离开了考试,我想问一问,穷人的孩子拿什么和富人进行竞争?除了考试成绩,你有什么可以比别人幼稚的呢?比家庭,比社会资源,还是比其它任何一方面。
多读书,睁开眼,看世界,清朝的魏源,已经给我们写过一本书海国图志,其实他所看穿的另一种思想就是睁开眼看世界,无论是林则徐还是其他的一些清朝的人物。把眼光只是放在我们需要放松自己或者快乐自己的内容上,终究会倒霉的。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更高的一个内容,那就是为我所用,结合实际。
只在这一个中国教育的问题上,最好就不要人云亦云,毕竟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证明了一切,我们不需要其他的一些任何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