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的味道渐渐袭来。二宝的到来,无疑让生活更加的忙碌。这对于小叮来说,在生活、心理上也都是一种新的适应。好在孩子他爸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还算上心,产后的各种焦虑总算平稳过渡。为了尽快地适应二宝的到来,同时不影响大宝的生活和学习,5月初,我们便与小叮有了一些约定。其中一项就是每月我们都要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制定这个约定,一来是不想让自己的产假过的太浑噩,二来也是有意要为小叮做一个爱阅读的榜样,引导他更好地坚持阅读。
约定好之后,小叮和妈妈都开始了彼此的阅读计划。四月份,受学校读书节活动的影响,叮饶有兴趣的读完了徐海娇的《孩子的世界不懂》和《别嫌我们长得慢》。借着阅读的兴趣正浓时,对叮的读书书目提出了一些小小的要求。他选择了好朋友赠送的迈克尔.莫波格的《战马》,并与五月中旬如期读完。下旬,小叮接着开始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他常说:“妈妈,这书我看了就忘记了,貌似毫无印象。”为了鼓励他多接触好书,我却说:“多读了,日后你自然而然就有印象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会在你的笔尖自然流露出来了。”这样的回应,似乎非常的苍白,说出去的时候,也觉得丝毫没有底气,不过好在小叮也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没有太多反抗,却说:“这倒有可能。”为了弥补我那无力的劝说,偶尔,也会与他一起阅读两篇,然后找找文中多提到的地点,提议暑假我们可以走一走朱老先生笔下提到的白马湖。或者提议他对哪个地方感兴趣,你可以跳着读。就这样,他继续读他的《背景》。有时读的厌倦了,也会看看朱德庸的漫画。渐入高段的学习生活虽然很忙碌,多少总是会读一些。
五月,与我而言,身体也明显感觉精神了许多。守护二宝吃喝拉撒的同时也有了短暂的空闲时间。于是,为自己挑选了米切尔.恩德的《毛毛》。这是叮的书,摆在书架上,一直被冷落着。想着读完后与他分享,把好书安利给他。没有阅读之前,觉得他就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读完才知这还是一本适合成人阅读的长篇哲学小说。它寓意深邃,通过写小姑娘毛毛和灰绅士的故事,述说着“时间”这个话题。
废墟中成长的毛毛,矮小而瘦弱,蓬乱的头发看上去永远是脏兮兮的。但她却有着一双乌黑乌黑的大眼睛。她一无所有,穿着破烂的衣服,可她却非常善于倾听。毛毛如此善于倾听,让笨嘴笨舌的人讲着讲着就会突然变得口齿伶俐起来。这并非因为她说了什么或者问了什么,启发了别人产生灵感,只是因为她一心一意地满怀同情的听着。当他用又大又黑的眼睛望着别人时,被望着的人便会觉得心中忽然涌现出来了一些想法,一些连做梦也不曾想到给隐藏在自己心底的想法。她如此善于倾听,能让束手无策的犹豫不决的人突然明白过来自己该做什么;或者叫畏畏缩缩的人突然感觉到无拘无束勇气十足;或者叫遭遇不幸和心情抑郁的人变得自信而又快活。她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魔力的女孩子。
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一位朋友呢?如果有,那么是幸运的。而身为教育者和父母,面对孩子时,我们的倾听是不是也需要像毛毛那样,先用心去聆听呢?尤其是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你去告诉他如何,而是在诉说的过程中,他已经得到了排遣或者找到方法。
灰绅士,时间的窃贼。这是米切尔.恩德笔下虚幻的角色。灰绅士善于用自己的方式来利用时间,并且据此以自己的方式来采取行动。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他们清晰的计算着工作、睡眠、吃饭、闲聊、购物、会友、窗前静思、陪母亲闲聊的时间,他们摒弃一切多余的时间,觉得省下的时间就是双倍的时间。然而当人们如此精确的计算着自己的时间时,人们却变得越来越神经,越来越烦躁不安。人们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短。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冷漠。然而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却在心中。人们越是节约它,他们拥有的就越少。
读此,我的脑海浮现了各种场景:有催促自己孩子作业的、也有催促班级孩子的。当他悠闲的喂着小乌龟和拍着篮球时,当妈的总会催促着:快点写作业。班级里的孩子,我们也总是试图让孩子们快点洗手、吃饭。我们马不停蹄地一件事一件事完成,只顾着朝前赶却忘记了往后看,忘记了该还给孩子们的闲暇。毛毛与灰绅士那场比赛,告诉我们,人生的比赛有时候是一场颠倒过来的比赛,不是比快,而是比慢。
感谢我和小叮的这个约定,让我可以沉下心来我们一起阅读。试着让时间走得更从容一些,在慢慢走过的同时,收获属于我们的光阴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