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需求不清会如何?从早晨5分钟的案例看清了。
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说给你听:
1事实:
早晨6:30爷爷开门进了我们客厅,我在上厕所。孩子刚刚起床,要赶运动会。他问东问西,我一边赶时间一边回应,好几个来回后孩子也问我们在谈论什么?他又说你们要来不及了,我一听真的哎,赶着孩子走,孩子就生气。我也塞。
2感受:意外,尴尬,反感,沮丧。
1.5评价:
已经和他明确说过早上在楼下等,楼下。又一早不敲门就进来,不知道要撞到上厕所,没人招呼他的尴尬吗?有什么需求直接说嘛,绕圈子又弄得我们出门前混乱了,耽误时间。

3需求:
隐私保护,放松,尊重,效率。嗯,另一层的需求:也想尊重到老人家,被认可,留下好的印象(可是带娃的早晨……沮丧。)
(补充事实部分:
爷爷说今天要我接吗?我懵:现在还不确定
晚饭来吃吗?应该吃的吧。
爷爷说那个如果早点说可能我好安排别的事。哦,那我等上学后就打电话给你,孩子想玩,又没确定。
又说:否则么我今天想去钓鱼的。哦,那今天就全部我来带孩子也不来吃了。
又说:不是的,如果…我不去钓鱼也可以。
我才终于听明白了……
是不是需求不清?)
4请求:
请求自己看到“老人不习惯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亲人之间因客气更耽误彼此的时间”,另外,自己的责任勇敢承担1再明确告知需求,不要怕得罪老人积累久了才更容易得罪。也别请老公转达,他没有我这么强烈的需求。自己负责。
2提前一夜告知老人安排。若不确定就默认要自己搞定,解放老人。
这个自我倾听写完了,可是为什么还有点不安,所以再去体会老人的感受和需要。
感受:担心(迟到),不安,犹豫
需求:安心,踏实,要我们都好,不迟到,他也要自由和玩耍,想钓鱼。
等写到这,
我突然看到了新的点:他想最大程度照顾到我们的需求,自己的需求排最后,他不是真的需求不清,一个老人的爱就摆在那里。我也有不懂事,没早起,没提前一天确定所有事,让他不安,不便。
释然了,这回真的释然了。我想这个明确表达我需求的行动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我们真心感知到对方的爱,那些愤怒和往前冲着要捍卫自己的凌厉劲儿——突然在半空消散。

小辈先做到自己该做的,赢得信任,别人自然不会担心了,那么那些需求自然隐退。我相信他也不会一早进来我家了。真的有,那也是另外一种状态的我去说需求了。

再次感谢自我倾听。
我妈在我结婚后都还在说你要懂事些,可是懂事不是靠听靠意念的,就是靠经历,靠碰壁,这条成长路,还是得这样过来。
谢谢你妈妈,你的操心全对。生活是最好的母亲,她替我补了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