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的风呼呼直吹,可能由于在五楼的原因,空气流通的速率明显增大。
我默然地望着窗外,这个学校薄暮的傍晚有一种清晰的朦胧感。
我望着远处操场上打篮球的人,有的人会时不时帮一不小心将足球踢进篮球场的人“借一脚”。有踢球基础的当然是不谈,为了在篮球场上显示自己的足球技术,一个大脚就让轻轻的足球一飞冲天;手活儿好但脚上功夫实在欠缺的,则在那儿跟小小的足球斗智斗勇,花了好大的劲才乖乖地让足球滚过去。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觉得他们既滑稽又可爱。
跑道上有训练的体育生,也有刚吃完饭溜达的三三两两的少男少女们,身着校服的他们格外透露着青春的气息。
恍眼间,高一的半个学期竟这样过去了,不止是我自己,包括同学、老师们竟都有这样的感觉——这半个学期过的太快了。我仿佛还是一个刚刚入校的高中生,仿佛昨日才刚刚怀揣着梦想,怀揣着童年一切的幻想、憧憬踏入那个名为高中的校门。
时间一下子这样快的流逝,马上到了期末考试,接着分班,一切的一切重新来过,竟让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感情。就好比叫一个机械性重复工作的人突然停下来什么都不干一样,身体上保留的惯性,之前积蓄的能量,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发泄。
这几天看了《晓松奇谈》,其中谈到了日本的“工匠精神”。为什么说是日本的工匠精神呢?一般人一想到日本,就是二次元文化,性文化,却往往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日本这个民族的精致,这个民族如樱花飘落般润物细无声的那种安宁,这个民族对美学的追求与执着,这些在华丽浮躁的表面下所流动着的东西,往往被人忽略。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幸村纯开的这家餐厅,就在一个最最普通的小巷子里,只能容纳不超过十个人,他作为一个三星米其林的店主,手艺堪比国厨,但他坚持不开分店,不更新菜品,只用心做给那么几个顾客吃,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了对菜品一天天日趋完善的理解和更新之中。

茶道大师木村宗慎,25年如一日地坚守吴茶道,结果还羞愧地说自己才干了25年。
工匠精神,是一种恒久平静的坚持,纵使时代如何的变迁,外面天空的烟花绽放地如何绚烂,匠人们始终在内心为自己留下了很大的一块园地,面对越来越物质的诱惑,保持着一颗天真的孩童般的心,守护者内心的宁静。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说为什么什么文化一传到日本就变得高大上起来,就变得不再会继续传到另外一个地区了。喝茶,中国古时就有陆羽,一代茶圣,但也没有到“道”的地步,一到日本,就“茶道”,“花道”,各种“道”就出现了,并且文化一经手日本,就不太会继续传下去了,因为这个民族已经将这样一种文化沉淀、修炼到了极致。极致就是极其细致。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虽然在政治上不如意,但它的国际地位和名誉依然盛享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修为,这是一种长日积累沉淀才能拥有的从容与不迫。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既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便只顾放手追求吧。
修炼出匠人精神,恐怕不是一朝一夕间便能持于怀中的。但我希望能化用其中的精神内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一以贯之的善良,来面对日后所遇到的一切。
2019.1.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