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水浒传》的读者都不难看出,小说中的晁盖和宋江,大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晁盖联合林冲火拼王伦,好不容易当上梁山之主,但随着宋江的到来,梁山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众位好汉都纷纷奉宋江为事实上的头目,领兵打仗,调兵遣将,宋江当仁不让,连当初跟随晁盖的吴用,也心甘情愿地被宋江所用。
这样一来,宋江就逐渐架空了晁盖,让他成为梁山名义上的“老大”。面对这种局面,晁盖自然是看在眼里,气在心头,于是当遇上曾头市这样的硬茬时,执意领兵出征,最后却让自己中箭身亡,这也使宋江得以“名正言顺”取晁盖而代之。

看到这里,相信在大多数读者的心目中都会认定,晁盖和宋江在梁山重新聚义后,为了权力,明争暗斗,表面上一团和气,而在私下里却暗流涌动,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比如在晁盖执意攻打曾头市时,宋江苦苦劝解,晁盖的表现是什么呢?书中写道:“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面对宋江的好意劝解,晁盖都到了“忿怒”的地步,可见他内心对来自宋江的劝解嗤之以鼻。
然而通读全篇,结合晁盖的种种表现,我们还会有新的发现,宋江劝谏晁盖不要轻举妄动,其实也是一片好心,不完全是为了争权夺利,原因在于晁盖的水平实在是太差了,自己不争气,让梁山众位好汉从心里看不起他。
说晁盖水平不行,有没有具体的事例支撑呢?当然有。
宋江被黄文炳陷害,押往江州法场行刑时,晁盖作为营救宋江的“总指挥”,带着一众好汉来了一次“劫法场”,这些好汉打仗是一把好手,不过大多有勇无谋,只管乱砍乱杀,救了宋江之后,一路跑到了浔阳江边,要不是有张顺、张横、李俊等人驾船来接,差点被官军给赶下河去。从这一点上看,晁盖的指挥水平确实不怎么样。
此事过后不久,宋江想要回家看望老父亲,不巧被人告密,官兵开始追捕宋江。与此同时,晁盖得到戴宗的情报,说宋江被官兵追赶,忙带人过来解救。晁盖这里有没有什么营救计划呢?自然是没有的,他只管领着众好汉见人就砍,过足了瘾,如果不是宋江运气好,遇见九天玄女,估计早就交待了。
即使是攻打曾头市,晁盖带领一半梁山好汉出征,五千兵马死了两千多,梁山这点家底,照晁盖这样折腾下去,还真的够呛。

所以,这也难怪宋江早就看出晁盖的实力,和梁山之主的身份不匹配,因此每当晁盖想要表现一下,证明自己的“草包”实力时,宋江都会出于好意劝解晁盖不要轻举妄动。久而久之,宋江的行为被晁盖视作是架空自己的小动作,两人的矛盾也就此逐步公开化了。
世纪恒通在线总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青少版)现已成为小学生统编教材指定必读名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