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锤炼自我效能感的办法至少有两个:
一个是试着先去做好一些挑战小的事,然后不断升级事情的难度,先在头脑上知道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变换,只要不断累积投入,你的经验和能力都会增长,事情实现的概率就会增加。
另一个办法首先在头脑上告诉自己有时间这回事,只要我不断坚持下去,胜利就可能到来,并且寻求大家的支持、鼓励和认可,将死本能转换成生本能。
9号的自我和解能力挺强的,一会儿就能说服自己了,但是又逃不掉现实中产生的无能感。
“我不行”
“我能怎么办?”
“我就这样了,随它吧!”
“先这样吧,过段时间再说吧!”
“说不定过段时间,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继续忍吧!”
从小是逃避无能感,不做不错。有了孩子之后逃不掉了,又去对抗无能感。正是这些无能感,让我不断地苦苦挣扎,不断地产生动力(恐惧驱使),让自己努力赚钱,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去寻找出路。
学习是在头脑中创造,但是不更新迭代认知,还是会走老路。临在,也是学习到的,需要身体去体验,何谓叫临在。
在学习了很多年之后,我依然觉得自己很无能,自卑。头脑中都知道,但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真正体验到价值感。也就是被外在评价好的时候产生那么一瞬间,事后又打回原形。
眼高手低,我的老师总是这样说我。但我内心就是不服气,我都已经这么卑微了,还这么评价我,我啥都不要了,还不谦卑啊?
其实就是这样,差得不想要,好的要不到,才不要的,心里是狂热的想要,但是无能为力,只好压制住欲望,让自己感觉不想要。
从去年开始,我选择了孤独,不听任何外在的声音,我就想到就去做,我选择我负责,(前提有个度)我放下什么使命,什么愿景,我就从手边能做的事做起,从每天三个知识点开始背起。就这样,到了今年,我在线上学习打造个人品牌的课程,导师手把手带,我不断学习,进行概念验证,终于从客户的反馈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刚开始自我设限特别多,那么多的恐惧,害怕,担心,一切未发生的事情让我裹足不前。当二十几岁的导师用他们的成功案例,激励着我的时候,我突然想通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注意你,每个人更多的关注自己的需要。
我从模仿开始,到熟练了之后再自己去改动,等等一系列方法论,让我不断地体验到价值感,我能行。
我记住这些体验,记住这些感受,当空想的负面影响袭来的时候,我也会调动这些美好的体验,两个方面都是我的体验,但我只是让它们相遇,而不认同它。我还是着手,手边可以做的事情,放低期待、标准,失败不可怕,犹豫比失败更可怕。所以我用行动力打败了我的无能感。
最真实的体验就是,头脑中的无数次创造,不如亲身体验一把。感受是变化的,体验是变化的,我也不能保证一直都能在临在中,所以我接纳一切的不确定性。回到当下,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就去做,每天做一点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