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大学选了师范类这个行业,到现在毕业工作,我从事过很多科目的教学,有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语文的教学,还记得那是一个周五作文课,我跟学生说 “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大作文”。我说过之后,教室里一片埋怨声。我说:“好吧,依你们,就写两篇吧”学生表情夸张地看着我,那意思是“老师你疯啦?”
那次真的写了两篇。对我的坚持,学生不敢对抗,他们知道我的坚决。从此,上课如果我说“下面我们要写一篇大作文,”大家相视尴尬,偶尔也发出会心的笑。
这是多年前带新班经历的事。问题解决了吗?没有。老师的权威只能压迫学生,却无法让他们真正热爱写作。
教学中,学生把一篇七八百字的作文看成不得了的难事,这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如果哪天学生听到“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大作文,”就如“吃饭时间了”“我们要喝水了”“天气很好,我们该去散步”,那就一定能写好。写作若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写多了,成为普通能力,每天用一千字八百字表达一个想法或者是述说一件事就不是难事。“不在乎”了,“不在乎”的学生往往特别能写,写作对他是自由的体验。
还记得去年我当班主任,学生犯了错误,按规定要写书面检查。虽然是例行公事,作为语文教师,我看学生的检讨书也很认真。各种文体都要讲究规范,写检讨书也要有点才分。有个学生写得很快,半小时能写六七百字,事情经过,错误原因,思想根源,遗憾悔恨,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感人之处。问他何以能写得如此深切动人,他谦虚地说:“小学经常写,熟了。”他犯的错误并不严重,刚刚够上写检讨书的程度,靠着检讨书写得好,每次都可以早早被放回家。他写检讨书轻车熟路,偶尔有闲还能代“同案犯”添上几笔,因此人缘也不错。后来我对学生讲“实用文体一定要实用”,还曾以为例,同学听了皆鼓掌大乐。
有时,看学生作文,觉得他们某一段写得特别好,思维严密,条例清晰,我会习惯地在文句下面画上波浪线,称赞这一段写得好。没想到学生却说:我是先有一段的,需要背熟,这样的事有过多次,我因此想到,这不是偶然,很多人写文章,往往只有几句是深思熟虑,自己满意的。如果教学时能提醒学生把一段话写得出色,经常写出精彩的一二百字,他就有可能经营出一篇较好的大作文。
学生经常动笔,多写小作文,写得多了就不会再视写作为难事,有老师质疑,学生多写,教师就得多改。谁规定学生小作文必须每篇需要教师批改?对学生作文,教师篇篇批改效果未必好,远不如让学生慢慢感悟,看出高低,养成自觉的修改习惯。学生多读多写,多交流,教师善于讲评,提出适当的修改建议,但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作文教学可能会大有改善。至少,不要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经天纬地的“大事”,如果像宣布大事一样宣布“我们今天要写大作文啦”,就有可能失去常态。
因此,我主张写作文就要多读多写,学生多动笔,总不会有害处的,学生多写不仅会增强阅读趣味,而且也能够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多写小作文真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生活中就得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0
小礼物走一走,来简书关注我
赞赏支持
相关推荐
懒老师指导孩子们修改作文
阅读 424
我傻,我日更
阅读 985
我教学生改作文
阅读 226
写下去,总能写到五十万
阅读 2881
关于作文教学与批改的几点反思
阅读 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