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养生先养心,养心是根本。养心亦养身,才是真正身心健康之人。
我们都应该懂得:比众多的钱财更重要的是强健的身体;比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理。
平时,每每提及健康的话题,人们往往忽视了健康的心态,阳光般的心情,而随口就能说出来的养生秘诀就是要“多运动,多锻炼”,“不抽烟少喝酒”,“饮食要科学合理”等等。不可否认,养身固然很重要!如果说心理健康是快乐的源泉,那么身体健康则是幸福的保障。殊不知,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情,才是最基本、最好的养生。
老话说得好:“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人的喜怒哀乐皆源于“心”,如果不把“心”养好,你就无法保证自己真正的身体健康。
有些话越品越有味:“天天常笑容颜俏,淡泊宁静比药好。”“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天天快乐是‘真经’。”
要想活好,心可别小。善于制怒,心才轻松。笑口常开,百病不来。心若烦恼,病就来了。
人人必须懂得“养心”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忧愁、焦虑和悲观,使人体弱多病;豁达、喜悦和乐观,使人健康长寿。
治病先治神,药疗先疗心。乐观和欢笑是养生保健的金钥匙;忧虑和愤怒是损害健康的腐蚀剂。
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愁,更是添病减寿。如若遇到烦恼之事,必须让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只要心强大,没有什么不良情绪能左右得了你。
人生有缘才相聚,何必与人过不去?我的快乐我作主,何必与自己过不去?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往往喜欢斤斤计较,这样只会折损寿命;宽宏大度、胸阔似海的人,才能心旷神怡、健康长寿。
有人说:“无念则静,静则通神”,静由心造,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惟有先静心。若心不能静,则难成大器。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则聪慧清醒。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养心,才是养生之本。养心,最重要的不是环境的清静,而是需要心静如水。养心必须剔除杂念,做到:生活安静,待人恬静,处事冷静,劳不过累,逸不过安,喜不过欢,欲不过求。度安静素雅时光,过恬淡闲适生活。
任何一个人,即便起初有个好的身体,如果不能预防和治疗自己的心病,就难以保证身体的长久健康。
养生,不要指望什么灵丹妙药,关键是养心养性。养心就是要把心养得清静,养得纯洁,养得快乐,养得健康,养得阳光。养心养性,才是养生的“道中之道”。
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先求心理健康,再保证身体健康。大其心可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可受天下之善,平其心可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可应天下之变。心养好了,健康就来了,一切都好了!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而养心的同时千万别忘记养身。身心皆健康,我们才能成为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可谓: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任何东西都不能以健康做交换,只有健康的好身体,才是欢乐的源泉,才是你幸福生活的根本。
要知道健康是一种责任,有个好的健康身心,才能对父母尽到孝顺,对儿女尽到责任。不然,如若你整天病病歪歪,亲人为你操心寝食难安不说,整个家庭也会被笼罩上乌云,惶惶不可终日,从而失去了正常家庭该有的欢乐气氛。只有健健康康的活着,才是亲人最大的希望,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保障。
所以,人生不长,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透支自己的能量,而丢了健康,最终让自己落得个晚景凄凉。至此,活着就应该清楚,没有个好的身体,即使你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也毫无意义。其实,生活,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把握,但是我们可以好好照顾自己,珍惜每一个现在,做到劳逸结合,让自己健健康康地存活于世上,才是目的。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也需要疏导一下自己的情绪,暂时放下手中的活计,听听舒缓的音乐,找三俩朋友小聚一下,唠唠家常,畅想畅想对未来的希望,这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不少情调。因为心情需要放松,生活需要释放压力,你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
就像一位哲人说的:“生活像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所以,只有保持心态健康,才能身体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了,你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要明白世间最好的爱,就是要先学会爱自己,只有好好爱自己,保证有个健康好的身体,我们才有能力去爱别人。那么为了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保证自己健健康康,就是亲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