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公众号【李为要财富自由】的第193篇短文,本文写于2021年5月29日,原文链接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创造价值,慢慢变富!
当然爽呀。
每天面对的是高颜值的书店,伴着书香和花香,坐着喝杯咖啡看着客人们安安静静地读书。
因为自己当老板,所以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
还可以雇人来看店,自己偶尔去去店里就好,其他时间去追寻诗和远方。
哈哈哈,但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呢。
有人说,我不是非要赚大钱,只要能小有盈利维持店铺就行了。
但可惜,因为只要书店能轻松地做到盈利状态,一定会有很多人涌入,直到大家都不赚钱。
2019年和2020年,全国新开书店的家数都是4000家左右。
但因为2020年疫情,所以这一年关闭的书店的数量是1573家,是2019年的3倍。
还活下来的那些,大多是些连锁的大品牌,
个人的小书店,其实真的很难赚钱。
大多数开书店的人,都是花钱追逐自己的文艺梦。
为什么难赚钱?
为什么难赚钱,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可能也大家都知道,就是:
实体书,越来越难卖了。
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没有这么发达之前,实体书的产业链是能赚钱的。
根据刘润老师的讲解:
这个产业链上,常见的节点是:
作者 -> 出版社 -> 印刷厂 -> 书店。
那么,这里面的每个节点,能赚多少钱呢?
比如,一本实体书,价格是50元,
那么每卖一本,作者大概能拿到4、5元。
对,作者只能拿到8%-10%。
其他的利润,被剩下的节点瓜分了,大概是:
出版社35%,印刷厂15%,书店40%。
所以,以前的实体书店,
只要所有书的 销售额*40% 能够覆盖所有的运营成本,那这个书店就能赚钱。
但后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实体书店被一步步逼死了。
首先是当当网的出现,因为不需要线下的店铺租金、人力成本等,
所以当当网上的书,可以打7折来销售,
这样,即使当当网的书的毛利从40%减少了打折的那30%,变为了只剩10%,
但因为当当网成本低,所以它还能赚钱。
可这时候,所有的实体书店,如果书都打7折,肯定会亏本。
所以,实体书店被当当网抢去了很多生意,
当然,不只是当当网,还有各种线上的书店。
后来,kindle等电子阅读器出现了,书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因为这时候也不需要印刷厂了。
再后来,甚至有些书,在一些网站上直接刊载了,连出版社都不要了。
到现在,甚至还有些读书app是公司烧钱在运营,
比如微信读书app,使用的前两年,我真是一分钱没花,
即使现在每月要交会员费,但也不到20块,算下来一本书的价格低得不得了。
互联网的出现,一步一步让人们读书的成本下降。
也因此,实体书越来越难卖,线下书店靠卖书得来的利润也越来越少。
而且,除了成本问题,还有读书习惯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大家的注意力越来越短。
所以,读完整书的人,也在减少。
同时,随着听书、讲书等多种读书形式的出现,
根据一个统计显示,现在还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已经只有43.4%的人了。
实体书店如何赚钱?
根据前面的数据也看到,即使现在实体书不好卖了,但每年也还是有很多新开的店,这些店是怎么玩的呢?
有一些好的经验可以学习下:
1、亚马逊的线下书店
亚马逊的线下书店,和线上一样,对实体书打7折。
那它在只有10%的毛利的情况下,是如何盈利的呢?
两个方向,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高销量。
亚马逊有一个很宝贵的资源,就是它的线上用户数据。
它可以知道,某个地区的用户更喜欢看什么样的书,那些书是评分和销量都更高的。
还有,用户买了一本书后,还会再搭配其他什么书。
这些数据,让亚马逊在开线下书店的时候,能针对性地设计书店里的书的摆放,提升销量。
并且,因为只选择性地放那些销量更好的书,占地面积就更小,成本也就更低。
通过提升销量和降低成本,亚马逊的线下书店,在只有10%毛利的情况下下,也能赚钱。
2、日本的茑屋书店
这个书店也是刘润老师考察后分享的例子,它也是全球最美的书店之一。
不仅颜值高,这个书店最大的特点是:
它卖的是体验。
比如,在这个书店里,你打开一本去巴西旅游的书,
书里会讲到,巴西的某某咖啡很好喝,它是如何的醇香,
读到这里,你可能真想尝一下,
而当你把书放回货架时,你会发现,
这本书的旁边就是巴西的那款咖啡。
所以,茑屋书店其实不能叫书店,
更贴切的叫法是:生活体验馆。
它不仅卖书,更是一个包含书的购物中心。
3、西西弗+矢量咖啡的组合
我经常会去咖啡厅,拿着ipad看书。
但像星巴克这些地方,有时又觉得太吵了。
去自习室呢,有时又感觉太正式了,想喝点东西。
所以,书店里的咖啡厅成了很好的选择。
安静、惬意,还能吃喝一些精致的下午茶。
这些茶点并不便宜,一杯饮品可能就要40。
但我们也都知道,自己不只是喝东西,也是在买这个座位,所以也能接受这个高溢价。
所以,这样的书店+高毛利的咖啡厅的组合,也能保持盈利。
4、提供第三空间
很多人去书店不一定是一直想看书,也可能是喜欢书店的环境。
要么自己一个人逛逛,要么和朋友一起聊聊天。
这时候的书店就不只是卖书的场所,而是提供了一个社交空间的价值,
这个社交空间价值带来的收入,也能弥补卖书利润的不足。
在深圳,有很多的网红打卡地,
现在也有很多很好看的书店,它们在设计上下足了功夫,所以客流也真的不少。
另外,还有借书店,举办各种活动,如粉丝见面会、书友讨论会等等,
这些都是书店通过提供卖书以外的其他价值来增加收入的做法。
写在最后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一步步渗透,实体书越来越难卖了,利润也越来越低了。
但,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实体书店的收入:
比如,利用数据的帮忙、卖体验、搭配餐饮、提供第三空间的价值等等。
想要岁月静好地创业,可能没有那么容易。
即使是开书店这样一个看起来没太大技术含量的事,实际上背后的学问也很多。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文艺的梦想,
但想要实现这个梦想,
可能会需要付出比想象中更多的努力。
完。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