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怎样才能看见——读柴静《看见》

怎样才能看见——读柴静《看见》

作者: 光兮墨影 | 来源:发表于2018-02-27 22:57 被阅读0次
怎样才能看见——读柴静《看见》

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是怎样心情,我难以言尽。在阅读这本书的每一个夜晚,我都难以入眠,思绪像满飞的柳絮。一次次对传统认识的突破,使我的心中的激流不住地翻滚,冲击着主观与固执这两块巨石。

 怎样才能看见?对于人和事我们应当如何评论?全书中似乎都一直在追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你要放下个人的主观。主观如漆,它用我们习惯看的颜色去掩盖这本是五彩各呈的世界。不要像孩童年纪一般,指着电视机里的人物,问爸妈,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和事,并不像我们上学时做过的数学题,它没有勾勾叉叉,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一个监狱里杀夫的妇女,背后是一个如同集中营的家庭;一个同性恋者,背后是对自己天性的无奈与心理上无尽的折磨;一个虐猫的女人,背后是一个离异女人内心的抑郁生活和对生活的烦闷。自己眼中的不是真相,只是另一个自己。“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

  同时,你又要保持个人观点的独立。柴静在书中写到:“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独立性。探索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当今社会网络水军、谣言肆虐,震惊、天啊、千真万确等开头的充斥主观偏激的报道随处可见。这就更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能从各类新闻报道、朋友圈转发中探寻真相。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认识,用可靠的资料、证据去验证真伪,综合各方报道去发现其中的冲突与矛盾。不做被别人的观点牵着鼻子走的人。

 可是,有自己观点,不代表对别人的看法嗤之以鼻。这个社会需要包容的能力,包容各种观点,包容辩论与争执。正如书中所写:“给每一方说话的机会。”哪怕他是罪人,是千夫指,只要他还有大脑,这世上就应当也一定存有他的观点。每一个媒体,每一个人都是有偏见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但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这是对上面两点的结合,也是这个社会有思想,有灵魂,有活力的前提吧。

怎样才能看见——读柴静《看见》

相关文章

  • 看见柴静——读柴静《看见》

    看见柴静 ——读柴静《看见》 冬夜,将柴静的《看见》一口气看完,感觉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与一个老朋友作彻夜...

  • 抵达真相,回归人性

    ———读柴静《看见》有感 《看见》是柴静的一部自传...

  • 怎样才能看见——读柴静《看见》

    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是怎样心情,我难以言尽。在阅读这本书的每一个夜晚,我都难以入眠,思绪像满飞的柳絮。一次次对传...

  • 看见柴静——读《看见》有感

    柴静的节目,不管是《时空连线》,《新闻调查》,《面对面》,还是《看见》,我一期都我没有看过,只看过她的一篇演讲...

  • 读柴静《看见》

    世间没有谁会等着你成长,唯有自己不断成长。 在无边冷漠的社会里,多一分人情,便多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气质。

  • 读柴静《看见》

    这几天读了柴静的《看见》,书中记录了很多她参与的采访的故事,或者说这些采访见证了她的成长。真正开始关注她并非她主持...

  • 读《看见》柴静

    “看见”是一件很难的事。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双眼。 蒙昧就是自我。 这个世界,“人”太容易被忽略,容易...

  • 「想想」一期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看见柴静——读柴静『看见』——江枫渐老 『看见』——一声邀约——花香 不曾谋面的抵达——另一种看见——傻逸凡

  • 读柴静,读《看见》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

  • 读《看见》,读柴静

    以前,我对新闻记者没什么感觉,那是活在新闻联播里面的人。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播报,才让我有了不同的感觉。哽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才能看见——读柴静《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sv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