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余华:是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非人生

余华:是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非人生

作者: 七彩人生OCL | 来源:发表于2024-06-20 15:15 被阅读0次

余华说:

“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走投无路了,其实你可能是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你的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

也许是因为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亦或是困于生活的窘迫,人际的难题。

仿佛再也熬不过去,人生就此停滞了。

然则,真相往往潜藏于经历之后——当我们越风雨,所见世界已非昔比。

真正让人不堪重负的,并非忙碌的工作节奏,亦非日常琐碎的牵绊,而是心灵深处那份无形的重担。

 

01

压垮我们的不是问题,而是情绪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当看到身边的人买车买房,看到网络上很多人在炫耀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够到处去吃美食去旅游时,就会觉得自己好差劲;

别人都那么优秀,好像有三头六臂一样,能够兼顾事业与生活,仅仅一顿早餐,都能做得五颜六色,搭配得非常漂亮;

反观自己,有时候连一件很小的事情都做不好,好害怕自己离理想越来越远,好害怕当变老的那天还是一事无成;

考试屡屡失利,评职称总是遭遇失败,就连最基本的工作好像做起来都耗时耗力。

心态真的崩了!

当看到别人成长的步伐越来越快,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有时候还会退步,内心的焦虑和彷徨便陷入无限循环中。

而这种情绪也只能憋在心里,不敢告诉别人,害怕别人嘲笑自己,害怕别人不理解自己。

其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像是游戏中的升级打怪一样,打了一个个关卡,还要打败最后的大BOSS,才能赢来最后的胜利,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一旦我们某件事情没有做好,比如事业,比如人际关系,比如情感,我们便会陷入焦虑、自卑、自责的情绪中难以自拔,不断地消耗自己。

一边害怕问题,一边又无法处理问题或者不敢去处理问题,我们便在各种麻烦中陷入恶性循环,让生命进入到一种怪圈之中,人们通常称之为“内耗”。

其实很多时候,压垮我们的根本不是问题,而是情绪。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面对的最大困难始终是自己。有时候是一根羽毛落下来就不行了,有时候泰山压下来都没问题。”

一个人的的阶段性崩溃,并非是因为无常的外在事物,而是因为难以自控的内在情绪。

那些情绪让我们的身体感到疲惫,也让我们处于不安之中。

久而久之,原本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在消极能量的不断积累下,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2

与情绪对抗,只会使情绪更强烈

常言道:“生活十有八九不如意,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生活里,大多数人难免消沉于八九不如意中,可这只会给自己的人生雪上加霜。

还记得朋友公司的一位年轻人,他一直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画家的梦想。

然而,毕业后他四处求职却屡屡碰壁,便在朋友公司从事着与绘画毫无关系的工作。

每天面对着繁琐的任务和枯燥的工作环境,年轻人开始变得消沉。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完全偏离了轨道,整天抱怨命运的不公,沉浸在这种不如意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渐渐地,他连业余时间也不再拿起画笔,曾经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他变得萎靡不振。

与此同时,他在工作中也频繁出错,遭到了上司的批评,与同事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由于他的消极态度,身边的朋友也逐渐疏远了他。

原本有一个绘画比赛的机会,朋友们想鼓励他参加,可他却认为自己肯定无法获奖,直接放弃了。

就这样,年轻人在消沉中越陷越深,原本只是事业上的不如意,却因为他的消极态度,导致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一团糟。

其实现实中,这样的困境并不鲜见:

梦想与现实,常常背道而驰;

全力拼搏,结果却不尽人意;

明明清白,却背负最多无辜的责难。

此时,疲惫与挫败感如影随形,内心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挣扎。

曾看过一句话:“对你伤害最大的,不是别人插在你身上的刀,而是你经常会把那刀拔出来看一看,然后很生气地插回去。”

若我们一直沉浸在悲伤的事情中,便会不知不觉钻入了自己的牛角尖。

由情绪过载所带来的痛苦,会时时刻刻地折磨着我们。

一味与情绪较劲,只会不断地自我消耗;困于自己的执念,只会在泥沼中越陷越深。

这样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状态,还会毁掉自己的人际关系。

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03

找到情绪通关密码,与自己和解

作家刘同曾说:

“过不去的事要过去,放不下的要放下。翻过一页,才能书写另一页,这样才能让人生慢慢变成一本书。”

其实,是纠结于往事,还是学着放下,都取决于自己的心念。

生活的经历,也渐渐让我们明白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情绪内耗上,不如找到情绪通关的密码,与自己和解。

摆脱反刍思维

稻盛和夫说:“总为已经发生的失败而悔恨烦恼,毫无意义。”

真正折磨一个人的,不是曾经的错失和遗憾,而是放大了数倍的痛苦。

过度苛责自己,陷入“反刍”的思维困境,会让人疲于应对和改变现状。

寻找情绪突破口,适当转移注意力,才能斩断过往阴霾,拥抱全新的生活。

培养旁观者视角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请学生用第三人称去回忆一次争执或是一次失败的考试等难过的事情。

以此来测量学生对不好的记忆作出何种反应。

调查者发现,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去回忆不好的往事,会让人更容易接纳。

因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会把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而不是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当我们陷入情绪死胡同时,不妨尝试与自己对话,尝试去直面自己的内心。

而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将自己置身事外,便能更加客观与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

链接高能量的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身处事业的瓶颈,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度日如年;困在生活的低谷,处处受到桎梏,内心煎熬。

当我们深陷情绪黑洞无可自拔时,也许高人的一句点拨,就会让我们醍醐灌顶。

这些高能量的人,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充满活力。

因此,打开自己的心门,多靠近高能量的人,不知不觉中也会得到滋养。

作家塔勒布说过:“很多人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就变得像玻璃球,一旦掉到地上,就会碎成一地。”

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不断爬坡过坎的过程。

停止无谓的反刍,接纳无常,专注过眼下的生活;

培养旁观者心态,正视自己,困局自会迎刃而解;

链接高能量的人,提升自我,积聚属于我们的能量。

如此,遇到再复杂的困境,我们也能找到破解之钥,迎刃而解。

走出“情绪的死胡同”

当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我们的内心往往会感到焦虑、沮丧或者绝望。这种情绪像一个死胡同,把我们困在里面无法自拔。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这些负面情绪,便可能陷入恶性循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这个情绪的死胡同呢?这就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可以学会让积极的心态成为生活常态;首先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清自己,看到自己真实的情绪状态,看到情绪背后的内心冲突;

再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和释放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对任何反应不做评判和抗拒,允许一切的发生,内心的力量也会接踵而来。

这样我们的注意力将集中在积极的一面,过滤掉无用的干扰,把放在别人身上的目光收回来,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调整心态,便能从困境中走出来,继续前进,这也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遇见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 200.《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作品

    没错,我又入了余华的一本书,看来我是入了他的坑。 1.余华回答:为什么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后来这个趋势...

  • 《文城》------总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人生就是 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余华 提起余华老师...

  • 无端欢喜‖努力而专注地生活

    《无端欢喜》是著名诗人余秀华的首部散文集,收入了她近些年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我听过余秀华这个名字,却没有读过她的诗...

  •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余华告诉我们:活着是每个人自己的主观感受,而非他人对你生活的客观评价。或许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占了大多数人生活的很...

  • 人生如何实现不断的突破

    每当回想起自己的人生,你会发现,人生总会走向一个死胡同,抑或技术的死胡同、抑或人生观的死胡同、抑或平台的死胡同。不...

  • 摇摇晃晃的人间

    ——记《汉诗》进高校、诗人余秀华 5月22日,我在荆楚理工学院师范礼堂邂逅你——诗人余秀华。邂逅你,我没...

  • 辛丑年辛卯月癸丑日语录.

    春天的一些情绪先于春天进入了我的身体。(余秀华 《无端欢喜》) 一个人可以随便谈论自由、责任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些概...

  • 《河边的错误》:荒诞现实是人心癫狂的写照

    如果用“比小说更荒诞的是现实的人生”这句话来形容余华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再合适不过的。 当你搜索“余华”,你会发现...

  • 余华的《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 ——余华《活着》 余华的《活着》 文:我是素颜 人生...

  • 思想走入了死胡同

    大半年了,这次空窗期比较长,从上份职业里受到了一些打击,以及接触到的一些信息,使得我开始想重新考虑我的职业生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华:是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非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ac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