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四川省简友广场
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作者: 艺旅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2-08-02 09:56 被阅读0次

四川乐山,岷江东岸。

一尊巨大的石刻大佛,正低垂着眼眉,俯视着这人间的繁忙。

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在此汇合,将水花拍碎成大佛衣角的涟漪。

摄影师:李文博

这是每一个乐山人都熟悉的乐山大佛,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听闻过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作为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正是因其“大”而闻名遐迩。

身高71米,头长14.7米,大佛的脚背上,便可坐下上百余人,整座佛像都是依附山体而建,从容端坐于滔滔江水一旁。

若是乘坐船只远观,眼前所见,山是一座佛,佛也正是一座山。

01.为什么要开凿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的庞大恢宏,是不需要辞藻装饰的。只需亲自去看上一眼,便能明白这种震慑:佛的端庄,人的渺小,水在天地间流淌,只留下无言的惊叹......

很难想象,古人究竟调用了多少智慧和人力,才能在这里开凿出一尊如此巨大的佛像?

事实上,乐山大佛的建造过程的确特别漫长:从唐玄宗开元初年开始修建,中间历经了多个阶段,在几近一个世纪的更迭后,这座大佛才终于落成。

第一个想到在这里开凿佛像的人,是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当时,乐山位居三江汇流之处,水势异常凶猛,往来船只,常因水流的湍急,导致船毁人亡的惨剧。

为减杀水势,海通开始主持修建佛像。

海通将这座佛像设计为弥勒佛的样子,但是修到佛像肩部时,海通便因过度劳累去世了。

海通一死,佛像修筑的工程难以为继,于是这项浩大的工程一度暂停。这一停,就是好几年。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时任剑南节度使的章仇兼琼捐献了20万钱的俸禄,于是大佛的修建工程得以再次开始。

这一次,修建大佛的工程持续了7年。等到佛像开凿到膝盖位置时,章仇兼琼被调任为户部尚书,于是大佛的修建工程再次停止。

第三次开工,已经是贞元元年(785年),当时,韦皋任剑南节度使,他专门捐出50万钱的俸禄作为修建大佛的资金。

至此,在历经了90年,更换了三个负责人后,乐山大佛终于在贞元十九年(803年)修建完毕。

为此,韦皋专门撰写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一文,并命人将其刻在了大佛右侧的临江崖壁上。

02.最大的佛像,最宏伟的水利工程

乐山大佛在落成即刻,便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坐像。

据韦皋这篇《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所载,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见,刚建好的大佛不仅外表涂有鲜艳的颜料,镶嵌了宝石,部分位置还贴有金箔,整座佛像都光彩溢目,辉煌耀眼。

最为神奇的是,大佛落成后,湍急的河水真的慢了下来。

对于这件事,当时的人们坚信,这正是缘于大佛的镇压,是佛法在此庇佑着它的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政府于1962年开始对这尊大佛进行勘测与检修。人们吃惊地发现,大佛右耳耳根处,有一个25厘米深的窟窿。

顺着这个窟窿,人们这才发现了大佛内部的种种“玄机”。首先,整座大佛内部,实际设计有一个极为隐秘,却也极为精巧的排水系统。

在大佛18层发髻的4、9、18层,以及大佛衣领与褶皱这些不易察觉之处,都铺设有排水渠,先前发现的双耳窟窿,实际上正是两个出水口。

其目的正是在不损害大佛外部美观的情况下,巧妙地保护着大佛不被雨水侵蚀。

其次,这座大佛本身,便是一个宏伟的水利工程。

当年,海通和尚特意将佛像的选址挑在了因三江汇流而产生的漩涡处,如此一来,因建造大佛而填埋的泥土,有效地对水流进行了缓冲,使水绕石而流。

摄影师:李文博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乐山大佛实际上有着今天拦水大堤工程的作用,此处的风平浪静,的确是得益于这座巨大的佛像。

03.乐山大佛申遗

建成后的千百余年里,乐山大佛都端坐于此处。凝结在这尊佛像当中的,乃是各个层面上不可估量的价值。

乐山大佛兴建的历史环境,同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唐代曾兴佛,也曾灭佛,佛教的命运,最后也落进了佛像修建的历史里。

作为信仰的实体象征,这样一尊巨佛的出现,实际上也代表着统治王朝对于佛教的接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为我们具象化地演示了佛教的中国化之路。

乐山大佛是弥勒佛像,不同于最初印度传入的交脚弥勒,乐山大佛是极富“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交脚弥勒

遵循着唐代的审美,大佛有着壮实的双肩和饱满的胸脯。微笑的五官和飞扬的衣角被流畅地勾勒,乐山大佛不仅是佛教中的精品,也是雕刻艺术史上无法绕过的经典之作。

乐山大佛的价值,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它的申遗工作,也在很早就开始了。

摄影师:李文博

1956年,乐山大佛就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历史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的名字还叫作嘉定大佛。

1980年又被重新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文物,更名为乐山大佛。1982年,乐山大佛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4.神工奇迹

像逐渐褪去曾经的光彩,它曾长满青苔,一度同山林融为一体。

大佛也对抗着人为的损害,从唐末开始,佛像的维护工作便渐渐停滞了下来:或是受到战火侵扰,或是受到严重损毁。

从最初建造至今,佛像的容貌几经更替和修补,有时被涂上红色描画,有时被抹成“白面书生”,最终演变成今日的模样。

俯视着人间来来往往,见证着历史风云转变,大佛是沉默的守护者。

摄影师:李文博

而乐山大佛之于中国的意义,之于世界的意义,正如它的存在本身——如今佛仍在,这已是最大的奇迹。

-END-

编辑|艺旅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老妈看风景(5)D : 四川游之乐山大佛与都江堰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对乐山大佛早就心向往之,也听信了大佛睁眼闭眼的传闻,所以,尽管沿着栈道从山底往...

  • 乐山大佛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

  •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是对乐山大佛最精确的概括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

  • 山是一尊佛----之一,远观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每当听到这句话,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说乐山大佛! 我第一次知道乐山大佛是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

  • 成都旅游记(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岷江,大渡河,青衣江 ,这三江在这里回合,乐山大佛有时就在江中沐足。

  • 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四川乐山,岷江东岸。 一尊巨大的石刻大佛,正低垂着眼眉,俯视着这人间的繁忙。 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在此汇合,将水花...

  • 穿越飞刀门(3)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 大佛对岸,乐山城,嘉定府。四面城墙拱卫,朝庭设派知府,辖七八个县。 雪终于停了,天地...

  • 乐山大佛是什么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高7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

  • 景点游记-乐山大佛

    我总想一睹乐山大佛的真面目,今年终于了多年心愿,瞻仰了其「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雄伟。 我们一行五人驾车从成都...

  • 家乡的景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 地标性地理位置,当年解放乐山的诺曼底滩头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看山山不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sd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