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文学
读《美丽新世界》,科技聚类

读《美丽新世界》,科技聚类

作者: 麓枫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20:53 被阅读0次

    《美丽新世界》的作者是阿道司·赫胥黎,英国作家,他的爷爷就是当年那位力挺“进化论”、被称作“达尔文的看门狗”的托马斯·赫胥黎。他的父亲也是生物学家。在两代人的影响下,赫胥黎对技术发展极为关注,尤其是当时的生物科学技术,使得《美丽新世界》相比《我们》,对未来技术世界的“反乌托邦”描绘更让人警惕。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美丽新世界》,在国内一直不如另外两部(另外两部是《我们》和《1984》)出名,大概缘于国人对科技的崇拜大于对科技的恐惧。

读《美丽新世界》,科技聚类

    《美丽新世界》的切入点是快乐,无意义的快乐。在以亨利·福特命名的“福特纪元”,“制约”是社会赖以运转的基准:人自受精卵开始就被从试管里调配好,在孵化器中长大的婴儿会被集体养育,并根据使用需求被分为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Epsilon五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没有阶级矛盾、没有人生目标、没有进步与进化,一切都在极端的生物控制技术和优生学统摄下完美运转。而垄断基因公司和权力阶层为了保障这种制度,还允许滥交、运用催眠术,并提供一种强烈的精神药物“唆麻”。所有人都失去了个性乃至人性,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对复杂世界的感知,只剩下被人为限定的快乐。

读《美丽新世界》,科技聚类

    如果说《我们》意在突出二元对立的极权主义神话,那么《美丽新世界》就是一则当代科学技术失控之后的寓言。《1984》所描述的集权社会可能在现在的社会难以实现,不过赫胥黎所虚构的这个美丽新世界却在科技的强劲带动下初现端倪。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大爆炸,让人们获取信息便捷,当然同时也让人筛选有用信息变得困难。夹杂在各种无用信息的有用信息,需要我们像淘黄金一样去过滤大量无关信息,提炼那一丝丝有用信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过程太费时间,太耗精力。为了提高大家获取有用信息的速度,各种科学技术应运而生,比如搜索引擎、推荐系统、屏蔽机制,能够利用各种先进算法,根据历史信息进行关联、推理、排序、推送,快速帮助用户检索到有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带来便捷和高效。

    当然,它也带来了不好的方面,比如算法越高明,大家就越容易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信息,而对于不喜欢的、厌恶的基本很难再处于视野之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定制自己想看的内容的反面是大家可能很难再看到事情的真相,如果说以前需要他人去有意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见识,那么现在这个过程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可以自动化完成过滤了。可以想象,随着日积月累,没有对立信息、新思想的进入,我们将一直沉湎于自己热衷的世界,对于其他的世界一无所知,科技加大了我们的偏见与歧视,自动的对不同阶级进行聚类,阶级之间不再能相互理解,每个人都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安度一生,做着自以为快乐的事情。看不到另一个世界,就不会有过多的欲望,大家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没有阶级矛盾、没有人生目标、没有进步与进化,一切都在科技的安排下完美运转。大概如惠特曼所说的那样,“从此我再不仰望星辰,我知道它们的位置十分合适;从此我再不寻求幸福,我知道我就是幸福。”

读《美丽新世界》,科技聚类

    这让我想起了《黑镜》第一季中的《一千五百万》,影片描述的世界中,衣着统一的人们都单独居住在一个个被黑玻璃包围的虚拟屋子中,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固定的自行车架上骑车赚取点数,交流则通过强大的虚拟网络,人们有自己的虚拟形象,只需要动动几个手指头就可以给自己的虚拟形象换装,而每日的活动比如刷牙漱口、买食物、玩游戏等活动都会消耗点数。他与《美丽新世界》描述的是何其的相似,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警惕。科技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从未有过的丰富,同时也将我们的目光锁定在一个个显示屏上,让我们的视野、社交、思想日益束缚。在网络时代,微信拉黑,微博取关,朋友圈屏蔽,我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像一个像是高高在上的国王一样,只要动一动手指,所有的不想看见的人和事都会消失。难怪罗振宇在他的《罗辑思维》中曾经调侃道: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拉黑,通过各种拉黑机制,我们的世界变得清净、变得美好,不再充满聒噪与不愉快。

读《美丽新世界》,科技聚类

      还记得《穿普拉达的女王》里Miranda对Andrea说的那段话吗?----“比如你挑了那件蓝色的条纹毛衣,你以为你自己是按你的意思认真的选出这件衣服。但是,首先你不明白那件衣服不是蓝色的也不是青绿色或琉璃色,实际上它是天蓝色的,而你从没搞清这个事实;而实际上你也不知道,从2002年Oscar de la Renta的发布会第一次出现了天蓝色礼服,然后我记得,Yves Saint Laurent也随之展示了天蓝色的军服系列,很快的,天蓝色就出现在随后的8个设计师的发布会里,然后,它就风行于全世界各大高级卖场,最后大面积的流行到街头,然后就看到你在廉价的卖场里买了它。事实上,这种天蓝色,产生了上百万美元的利润和数不尽的工作机会,还有为之付出的难以计算的心血……你觉得你穿的这件衣服是你自己选择的,以为你的选择是在时尚产业之外,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你穿的衣服实际上就是这间屋子里的人,替你选的,就是从这一堆玩意儿里。”

    生活本来就是痛苦的,你之所以感到轻松,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当然,有时也不仅仅是负重,也可能是奴化。所以,倘若想活的真实,那么就保持好奇,勇于怀疑,不断探索,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相关文章

  • 读《美丽新世界》,科技聚类

    《美丽新世界》的作者是阿道司·赫胥黎,英国作家,他的爷爷就是当年那位力挺“进化论”、被称作“达尔文的看门狗”...

  • 书单(持续更新……)

    已读: 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剑桥中国史(秦) 娱乐至死 常识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

  • 读《美丽新世界》

    一、背景 十一国庆节从重庆回深圳的时候,做得绿皮车,路上看了两本书:李笑来的《韭菜的自我修养》和禁书《美丽新世界》...

  • 读《美丽新世界》

    点评:四星 《美丽新世界》书评 ——————2017-05-17 美丽新世界,为什么要拒绝? 啊,美丽新世界! 我...

  • 读《美丽新世界》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曾经有过很多美好的设想,也曾有过无数的憧憬。赫胥黎给我们描绘了一...

  • 读美丽新世界

    既然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为什么人类还总是在追求安稳和幸福?

  • 读《美丽新世界》

    最近在看《美丽新世界》,在感到震撼的同时,又难以压制住心头涌动的轻微的恶心。这本书在披着科幻小说的皮的底下,是作者...

  • 读《美丽新世界》

    没有饥饿,没有病痛,没有战争,没有灾难,没有职业倦怠,没有爱恨烦恼……对于如今的我来说,这几乎就是心目中梦...

  • 读《美丽新世界》有感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反乌托邦文学的另一部巅峰之作——与它并驾齐驱的《一九八四》,于是便买来一读。合上书,起初并没...

  • 读《美丽新世界》杂感

    “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善良,我要罪恶。” 写下这篇文章正是日夜交际之时,不远处购物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美丽新世界》,科技聚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wt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