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商君书》学习札记每天写500字忘忧社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一)—《说民第五》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一)—《说民第五》

作者: 健康体验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21:53 被阅读104次

这是《商君书》的第五章《说民》。“说”在这里是“夺”的意思。

“说民”,就是夺民——夺民所尚,夺民所善,夺民所易,夺民之财,夺民所欲。

总体上的意思是,如何治理民众。

具体内容和前一章《去强》有不少重复的地方,比如两章都提到了如何提高国家治理效率的问题。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国家治理的怎么样,是长治久安还是战乱频仍,都和普通民众的治理息息相关。

因此,国家的法令必须强硬,以法治民,才能使国家强大。

具体措施就是研究民众的实际需求,针对民众好恶,制定赏罚措施,引导民众从事农战。

《说民》一章共分八段,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如何治理民众,从而使国家强大。

第一段中用举例的方式,列举了八种民众力量胜过政令的表现形式,阐述了“名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的道理。

民众的力量胜过政令,国家就会被削弱;政令能压制住民众,兵力就会强大。

同样的论述方式,第二段用“善民”和“奸民”的任用问题,提出了“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的结论,即民众凌驾于法规之上,国家就会混乱;法规能够压服民众,兵力就会强大。

从前面两段的论述来看,商鞅一再强调政令法规一定要在民众之上,以法治国,才能使兵力强大,国家强大。

由此可见,无论《商君书》有多少论据,最终的论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商鞅的以法治国理论。这和儒家,道家的思想大相径庭。

以严苛闻名的商鞅变法,处处体现出纪律,法规,政令和秩序,因此,读《商君书》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情。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一)—《说民第五》

相关文章

  •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一)—《说民第五》

    这是《商君书》的第五章《说民》。“说”在这里是“夺”的意思。 “说民”,就是夺民——夺民所尚,夺民所善,夺民所易,...

  •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二)—《说民第五》

    《说民》第三第四段: 原文:国以难攻,起一取十,国以易攻,起十亡百。国好力,曰以难攻;国好言,曰以易攻。民易为言,...

  • 商君书

    商君书 严刑峻法治黎庶, 攫取饿殍酿屠苏。 妙计驭民出五策,① 臬圭百代莫予毒。② ①《商君书》驭民五...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七)

    其实,阅读《商君书》这样的经典文章,除了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发展情况,更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分析和把握,这样才...

  • 《商君书》学习札记(九)

    在《去强》一章中,商鞅提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王者刑九赏一个,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意思是,称王天下的...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三)

    《商君书》第一篇《更法第一》,记载了以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派围绕变法与否展开激烈的争论,两...

  •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

    《去强》一章,主要是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商鞅认为去强需要加以刑罚,专心农战,同时,少事商贾也是去强的...

  •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

    《商君书》共26章,分别是更法、垦令、农站、去强、说民、算地、开塞、壹言、错法、战法、立本、兵守、靳令、修权、徕民...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一)

    《商君书》作为战国后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记载了商鞅变法的思想。商鞅于公元前361年听说秦孝公求贤令,便赴秦...

  • 《商君书》学习札记(四)

    《垦草令》是商鞅变法推行的第一道法令,在法令里,他提出了关于垦荒的二十条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的原因。虽然二十条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君书》学习札记(十一)—《说民第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bs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