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范之论

作者: 938377db52e3 | 来源:发表于2017-05-05 20:44 被阅读9次

关键词:余秀华,范雨素,文学性

  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火了余,相关人士乘胜追击将她聘为文联主席,褒奖为当代艾米丽,后被媒体咔咔咔,吓跑了她家狗儿小巫。四海八荒开始巡录,出版《月光落在左手上》《我们爱过又忘记》诗集,最近又登上《朗读者》与文化圣母董卿又录制了一把。

余范之论

  已读余诗歌一年半,反复读,反复咀嚼。关注微博半年余。半年内粉丝量长了一万,现十二万“活粉”。浑然天成这个词儿应该可以用在她身上。并非每一个苦难的人都可以用文字来表述自己所遭遇的不幸,只能透过眉宇间的裂缝与一双双浑浊的玻璃体得到一些讯息。更谈不上高超的技法和文学性了,却是真实,活生生的长于人世。由于长期在一线工作,与工人攀谈也是得到了一些肢解苦难的钥匙。

  也是难得有点时间儿写点文字,若不是在火车上,恐怕早已累的躺在床上,与周公侃大山了。说说余内心的一些东西,当然这是我个人理解。一个脑瘫的农妇,与一个大自己很多岁的普通农夫产生了肉体的碰撞。但是灵魂一直拮据,此生也不会交媾了。况且通过诗歌终于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半生积攒的苦难它们不甘心呐。于是开始发酵,恰巧笔杆是绝佳的发泄渠道。汩汩流溢,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乎随手落笔即成诗。痛苦,把痛苦通过文字的张力弹射出来,于是乎,射杀了很多人的心脏。人人纷纷头晕目眩,口中喃喃自语的统统都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小到十岁孩童,上至花甲岁零的老人。不同的声音开始交织在一起。正是这样的声音,“风口浪尖”“波涛汹涌”了,但是呢,真实的泥沙俱下与异类共生。直抒胸臆的袒露,以《狗日的王法》为例,可谓快意恩仇,江湖咀诗。于是乎众人裁判开始站队,对,错。火热朝天呐,一时间又翻滚,煮熟了好多人。余的文学性究竟有多少,余说可能没有,文学性这个东西是很难定义的。更多的交给了大众媒体,大众媒体看到了商业的宝,开始挖掘。剔除泥土,换来累累硕果,结果可想而知,想要说的很多,就是诗歌方面的了,姑且不论,还是说说范吧,因为范了解不多,只能简短收笔。

  范雨素,《我是范雨素》一文,应该说是爆文。看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遍呢,打开已被删除。不知道又触碰了哪里的圈子法则。我还是在蛮儿阿姨那里看到的。大体的内容就是一个社会夹缝的人自诉吧。由于故事感人,文字抓人。开头“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其拙劣”。的确又射杀人心脏了吧,有很多人开始被触动了吧。然后说了自己的不甘心,来到帝都闯荡。由于现实的碾压,嫁给一个东北人草草了事。草草了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于是乎家暴接踵而至,一个勇敢的女性果断逃离魔爪。母亲的开明让可以有个栖居地。种种的经历表述,应该说是边缘化的反生生长。就是缺失的一块突然显现了出来,而且能量巨大,不知道会不会媒体挖掘。如果没有“号召力”的人物“推波助澜”,恐怕会夭折了。不过也无关紧要,人家只是写出自己的经历而已。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也算是好事。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分层文学性的可塑性。

余范之论

 要说文学性,什么是文学性,写作水平的高低重要与否,能不能上的了台面占的比重多少。文学性的受众群体是小范围,还是人人可以入门写笺。有没有一定的定义与规范。文学如果是框死的,那么真实性又有多少。文学性不能单方面的论述,我可以说有文学性,也可以说没有文学性。不过真实的结果就在那里,很多人因为文字知道了“范雨素”这个标签,还在扩散。文学怎样,自有评判,还是写到这儿吧。随笔写到哪就是哪儿了。

余范之论

余的身体有一只乌鸦飞出

小巫叫着

范的手中一杆笔立着

婴儿哭着

相关文章

  • 余范之论

    关键词:余秀华,范雨素,文学性 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火了余,相关人士乘胜追击将她聘为文联主席,褒奖为当代...

  • 封建论

    陶扬鸿 封建之论,古人柳宗元有作也,柳子之论,以明封建之弊;而余之论,欲以正封建之名也。或曰:“封建之名,古之常识...

  • 曾令琪/文学·人生/随记系列/15

    又到了诺贝尔奖评奖的时节。于是,各种猜测,纷纷出笼。关于残雪,关于余华,都有“提名”之论。诺贝尔奖...

  • 《大国空巢》读后感

    余不日前得一作业,需看一书,即易先生之著作《大国空巢》,浅观后获益良多,为之作此篇。 余曾常闻人口爆炸之论调,初时...

  • 前四大须生~余叔岩

    先上照片,文字附后 余叔岩(1890—1943),原名余第祺,书房名范秀轩,祖籍湖北罗田,生于北京。余三胜之孙,余...

  • 战国策19-范睢至秦

    范子入秦,旬年得见秦王。 秦王三问,以诺诺而应,养其势。 后长篇之论,洋洋洒洒,服秦王。 一曰关系之疏亲,进言之深...

  • 玄关正论 卢理湘

    玄关,为丹道中的重大研究问题之一。历代成道祖师对玄关均有精辟之论述,如: 老圣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崔希范...

  • 习读《人间词话》译注笔记一百一十八

    卷二 人间词话删稿 四六 清代词论 明季国初诸老之论词,大似袁简斋之论诗。其失也,纤小而轻薄。竹垞以降之论词者,大...

  • 论丑诋圣贤之恶

    陶扬鸿 余思近代风俗而叹曰:自清末性恶之论盈于天下,而人多以恶意揣测古之圣贤、治法,以圣贤为愚民,以治法为奴役,以...

  • 高考必备成语 DAY4

    不刊之论: 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不能把“刊”理解成“刊登”。) 刊:削除,删改 不易之论: 形容论断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范之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bs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