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健康养生专题
《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

《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

作者: 慈艾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19:04 被阅读0次
学习笔记--读书、探索、发现。
休息时间研读《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张登本 孙理军•主编 三十四位医学专家•合著
      《黄帝内经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选自《灵枢•本神》

        中医养生的智慧告诉我们,人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例如,在冬季要“藏”,就应避免太过外展的生活方式;个人的情绪要调和,大喜大怒都会伤身;阴阳是生命变化的根本,调和阴阳则表现在人做事的刚柔尺度上,阴阳调和,刚柔相济,病邪就不会入侵,则能健康长寿。

酉时:15点~17点

      《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心医的书。

读书丰底蕴,清气溢师心。

内经研读收获

一、阴阳和、百病无;

        阴阳是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和法则,所以也适用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即阴阳失去平衡就要生病。阴阳二者互为根,阳即生阴,阴又生阳。在属性上来看:“水为阴,火为阳。"在形态上:“阳为气,阴为味。"在气味上:“味厚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在人体关系.上:“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气,气伤于味。”所以在饮食和用药都要以调和阴阳为根本。即是“治病必求于本。”所谓“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张仲景在《伤寒论》里,也提到“阴阳自和者愈”的道理。正因为“阴阳互根”所以张景岳说补阴阳:“善补阴者,当于阳中求之;善补阳者,当于阴中求之。”不能乱补,乱则适得其反。“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所以选取正确的',您调理阴阳平衡的方法,才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绿萝

二、气血足,百病除

        人体的气血是生命的根本。男人以肾气为主,它主其生长,生殖,寿命。所以男人当以强腰保肾为主,保肾养精,切忌荒淫,耗散精气。当然,男人适当地采阴补阳,女人适当地吸阳补阴,以达到阴阳平衡也是必要的。精需要藏,气需要运行,神需要静养。精为有形之精,和无形之精,肾精足,气血足,精神好,不得病。女人当以补血为主,血足气行,精神好,不得病。精为生命之本,精足血足,气行于全身,经络贯通,血随气行,全身营养丰富,各脏腑功能健全,保证了身体健康,抵抗力增强,所以病不来侵。

鹅掌柴
        反之,治疗老年人的慢性病,更应该以补养和调理气血为主,人体的气血是根本,固其本,病就除。
读书,识万物,明一理。 门前的菜地:小葱、青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唐代)
林业科学研究院

  《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

  唐代:元稹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竖棘篱。


庚子鼠年 农历四月三十 /2020年五月22日

相关文章

  • 黄帝内经

    翻完南师怀瑾的讲述,深入浅出易懂。 原来《黄帝内经》并不仅仅是一部医书,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心...

  • 《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

    学习笔记--读书、探索、发现。休息时间研读《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南怀瑾先生在谈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中,把内经中的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讲的很透。 《内经》是一部医书,内容涵盖《易...

  • 《黄帝内经》—修行之道

    《黄帝内经》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不仅讲述医人之道,也阐述医世、医国、医社会之道。 ...

  • 宿命

    平生立有冲天志,谁给心病自己医。 尝尽苦味还不依,非要考我胆量试。 医人医世又医鬼,医嘴医身还医pi。...

  • 一本正经学中医——《医本正经》读后感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幽梦续影》 1、 书名:医本正经 作者:懒兔子 出版社:科学...

  • 术因多病更深长

    因着多病学自医。 看过许多医书,拜过许多医师,上过许多医当,见识过许多医的龌龊和卑鄙,也幸遇到过医林高手。 厌了远...

  • 大医之境小译

    今有一友,发一小段,探讨翻译。 文字如下: 大医者 医身 医心 医灵魂 医己方可医人 医人亦是医己 为诗,为断行句...

  • 医不自医,自医医人

    现代医学的发展是人类征服了不少疑难杂症,有效地延长了人们的寿命。但与此同时机体抗药性的提高,药源性疾病的增多,中毒...

  • 古代十大名医之祖-漫画肖像集锦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日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ec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