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陆羽《茶经》里的茶汤审美(一)

陆羽《茶经》里的茶汤审美(一)

作者: 深蓝伟卿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1:02 被阅读0次

我们都知道,唐代陆羽因著《茶经》而一举成名,被誉为茶圣。《茶经》里记述了关于茶叶发源、栽培、产区、加工、煮饮以及相关历史、茶事等丰富的茶学内容。《茶经》也是世界历史上首部茶学科普专著,正是因为《茶经》的问世,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茶文化时代。自此,茶也从生活层面升华到了精神层面,陆羽成了名副其实的煎茶大师。煎茶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与其它技艺一样,需要心、身、技、道的修行。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说:“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也”。对于书法,王羲之认为是玄妙的技艺,如果不能达到天人合一境界,是学不到极致的。而在茶道上,陆羽便是达到了这样境界的人。

依《茶经》记载,陆羽在制茶、茶器、煮茶、饮茶等学术研究上态度非常严谨、认真、实际,也非常重视人、茶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在茶汤审美上,首次提出明确观点,而且颇有建树。陆羽把唐代主流的调饮法,即在茶汤里加葱、姜、桔皮、茱萸、薄荷等佐料的方式煮饮的茶汤,贬为:“斯沟渠间弃水耳”。他认为这简直就是沟渠中的下水,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比喻了。这也是陆羽,以反面的角度,提出了“清饮”的理念,也把茶饮从食用属性转向到了饮用属性。

在唐代之前,饮茶基本以调饮、羹饮为主,而且有很久的历史。据说在西晋时期,有个士大夫王濛,嗜茶如命,每有朋友拜访,无论公私,皆以茶相待,弄得大家个个叫苦不迭,每次拜访王濛,都苦喊“水厄”又要来了。在当时,水厄就是水灾的意思,大家可以想象,若是当时的茶的味道如同现在的牛栏坑肉桂、老班章普洱、金骏眉或西湖龙井这样美味,我想大家喜欢还来不及。

事实上,陆羽既然说“斯沟渠间弃水耳”,说明他对茶汤的审美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鉴赏能力和标准。我们阅读《茶经》就可以发现:

第一,陆羽发现了好喝的茶,比如上者生烂石,野者上,阳崖阴林,紫者上等等。

第二,陆羽发现了煮茶的好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第三,陆羽在前人基础上继承并改造、创新,创造了专业的煎茶清饮的茶器。

第四,陆羽发现了影响茶汤滋味的很多因素,如火源,炙烤,择炭等等。

第五,陆羽创立了煎茶的流程,煮茶的火候控制,水温控制等等。

第六,陆羽研究出了当时品茶的最佳体验方式,品饮流程和要点,甚至对每碗茶汤的品鉴也是非常精准的。

《茶经》的问世,也标志着茶汤有了审美体验。清饮时代到来了,茶开始朝着越来越好喝的趋势发展,茶道也朝着不同的审美角度多元化发展。

相关文章

  • 陆羽《茶经》里的茶汤审美(一)

    我们都知道,唐代陆羽因著《茶经》而一举成名,被誉为茶圣。《茶经》里记述了关于茶叶发源、栽培、产区、加工、煮饮以及相...

  • 我和茶的故事(4)

    茶经中的茶 一个爱茶的人,通常不会忽略《茶经》。 我也不例外。 读过唐代陆羽《茶经》和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 陆...

  • 跟我一起读《茶经》33 · 茶之烤与碾

    唐代主要采用煮茶法调制茶汤,陆羽《茶经·五之煮》讲述了煮茶的步骤:先用火烤炙,再捣成末,然后烹煮取饮。 ...

  • 陆羽&《茶经》

    茶经 中国茶道奠基人陆羽所著茶学专著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

  • 陆羽&《茶经》

    茶经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 此书是...

  • 茶经 陆羽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

  • 陆羽茶经

  • 陆羽茶经

    陆羽《茶经》记载: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míng),五曰荈(chuǎn)。至于...

  • 14/70返璞归真—白茶D064

    陆羽《茶经》:茶,南方嘉木也。现代普遍作为饮料的茶在唐代之前更多的是作为药用出现的。也是从陆羽《茶经》开始,茶,作...

  • 茶汤之华

    陆羽《茶经.五之煮》中有一段描写茶汤泡沫的文字,极美: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陆羽《茶经》里的茶汤审美(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i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