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偈语

作者: 月下痴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23:24 被阅读0次
七佛偈语

第一毗婆尸佛偈云: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第二尸弃佛偈云: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

幻出无根无实性。

第三毗舍浮佛偈云:

假借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第四拘留孙佛偈云:

见身无实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与佛何殊别?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偈云:

佛不见身知是佛,

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于生死。

第六迦叶佛偈云:

一切众生性清净,

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无罪福。

第七释迦牟尼佛偈云:

法本法无法,

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

法法何曾法?

        开悟的法门很多,众生根性不一,法门各各有别。这里介绍“持诵七佛传法偈开悟法”。过去七佛皆将毕生宣说之最上乘佛法凝成一偈,传于后世。若每日诵之,当开诸佛知见,灭无量罪障,生无量功德,直证无上菩提。

        七佛传法偈,皆破身心妄见。良以众生,无始劫来,迷失真性,妄认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既已迷,已为物,而复认物为已。从迷入迷,展转无涯,故佛佛道破,令于身心中,悟明身心,了不可得。法身真智,觌体圆明。所谓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佛语当信,幸无错会也。

相关文章

  • 七佛偈语

    第一毗婆尸佛偈云: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第二尸弃佛偈云: 起诸...

  • 佛偈语

    出奇小芽发,又是桃园画。 偷视一见美,发中如鬊云。 山雾多冯翼,上空翧翧闻。 脚下札札粒,春时有雨新。

  • 七佛偈

    毗婆尸佛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曰: 起诸善法本是...

  • 七佛偈

    毗婆尸佛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曰: 起诸善法本是...

  • 七佛传法偈

    七佛传法偈 毗婆尸佛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曰: 起诸...

  • 偈语(一)

    偈语,佛经中的唱词Buddhist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

  • 重读《红楼梦》---诗词《石上偈》

    《石上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偈(jié):梵语“偈陀”的省语,原指佛...

  • 中国禅宝典《坛经》一—“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真意

    中国禅初祖惠能大师《坛经》云: 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 此句佛教偈语很是高妙,亦是指导修佛者开悟的途径。...

  • 快乐修行 自在解脱

    许多学佛人喜欢引用《六祖坛经》慧能大师偈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其实这首偈语讲得很不恰...

  • 佛偈

    脚踏莲花禅, 心念五蕴观. 万物随缘生, 业尽皆化空. 1、佛陀诞生后,随即于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佛偈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kw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