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裁员潮下,如何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人?

裁员潮下,如何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人?

作者: 沟油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23:26 被阅读2次

“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消费降级”、“行业倒闭”、“裁员大潮”是2018年留给我们职场人的最后警钟,种种迹象暗示着,整个市场环境进入了寒冬,如同呼啸的寒风一样,不得不让人瑟瑟发抖。而此时,危机感与焦虑笼罩下,所有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职场"饭碗"。

身边的人也一个个感受到了经济低迷的影响,一个在奶茶公司做培训师的朋友,去年12月中旬已经开始陆续放年假了,今年3月份才能来上班,当然了,休假期间是不带薪的;

一个航空公司的朋友说,她同事,已经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了。

一方面是物价、房价高涨,另一方面是收入锐减和贷款高压,对都很多人来说,连呼吸都痛啊。

这一轮的经济寒冬,分外严酷,这样子的大环境下,没有人敢懈怠。

低门槛的新媒体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先来说说我身边的新媒体同行,一个读土建工程专业后来转行做新媒体的妹子,前两天告诉我,她要离职了。我下意识惋惜了一下,马上追问她到底为什么要现在离职?她说本以为自己可以坚持下去,一边学一边做的,但是事到如今真的扛不住了。

她说她的领导喜欢瞎指挥,自以为是太可怕了。很多时候,她领导提出很多想法,实现不了,就埋怨她能力问题,经验不足之类的。

我这位朋友转行新媒体,前期当然会有些经验不足,但她已经比普通人更努力去学习,去接触了。为了做好抖音工作,她每天自学2小时的PR与PS。她不止一次在我面前提过想要离职,但这一次她真的下定决心了。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低门槛的新媒体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以前,大多数企业对新媒体尚不熟悉,更多的是聘请年轻人来做运营,他们坚信年轻人对待新鲜事物,容易上手。随着新媒体的强大爆发力以及别人的百万带货案例,企业老板们开始把新媒体推向神坛,对新媒体的要求越来越大。并把公司的业绩命运都寄托在它身上。恨不得,来一个新媒体大神,帮公司实现卖货百万,三年上司的梦想。(点击阅读:《企业新媒体从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这样的“救世”嘱托,即使运营大神也未必有这样力挽狂澜的能力,更别说我那位朋友了,她只是刚转行过来的小白。

通往自由职业的新媒体道路即将关闭

多数人还没找到那扇门

就被窗户的碎片弄得偏体凌伤了

内容同质化到泛滥,要求内容的质量必须越来越高。

同样来自于运营江湖的另一位女粉丝,是一位宝妈,生完孩子,重返职场。她以前是做市场工作的;最近对新媒体产生了兴趣,就报了一些新媒体课程,本来就希望搞点自媒体副业来做,希望后期可以实现自由职业 。

后来发现很多企业有招新媒体运营,于是,她萌生了去企业做运营积累经验的念头。因某次机缘巧合看到我的文,然后加我私人微信唠了几句。

很可惜,沟油哥把她对自媒体,新媒体、微信运营寄托的那团希望给扑灭了。

来分析一下,她是希望实现自媒体自由职业的,下定决心去报新媒体运营课程,她还想去帮公司运营公众号积累经验。理想总是太美好,现实无奈太恐怖。当她得知企业新媒体运营的深坑重重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首先,要拥有一份保障生活收入来源的工作,然后工作之余还要有足够的业余时间。才可以去着手自媒体工作,尝试给自己的职场带来点新的突破。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感觉当下工作情况很糟糕,想去做新媒体去赚点零花钱,或者为了去实现自由职业。脑门一热就在新媒体孤注一掷,显然是不理智的。

你以为写写自己专业,写写解读文章就能赚到广告费,其实这个概率也是很小的,直接进入这个领域,其实对你来说并不是最优的方式。

因为对于小白来说,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摸索期,大多还死在无法坚持的下去的路上。自媒体是这个时代放大个人价值与影响力的最佳方式。门槛极低,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得起来。

企业新媒体运营本身因为信息差而畸形发展了,因此,去企业学运营积累经验,本身就不是一个最优选择,甚至还可能屡屡受挫,而放弃这条道路。

因此,那些还不懂新媒体行情,企图放弃一切投入新媒体,为了职业自由的朋友们,我劝你们三思而后行,现在的新媒体赚钱,已经没那么容易?

年纪越大,试错成本越高

年轻的最大职场优势

只不过是随时可以从头再来而已

作为一个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特别是工作已有几年的,试错成本太大了。往下比,你绝对没有大学生时间成本低,往上比这个时间价值确实低到对不起这个年纪。

当自己不再是职场菜鸟的时候

一定要记住的一句话就是:单位时间价值

当断该断,及时止损

我的一个同龄人阿昌,算是我身边做文案的一个比较幸运的小伙了,今年6月份,他入职一家老牌的美容产品公司,负责电商海报文案,月薪7.8K。在广州,这个待遇对于我身边的许多纯文案朋友来说,算是中高收入水平了。

刚入职的时候,很多同行小伙伴羡慕他。但这个月,他正在办理离职,原因很简单。这家公司除了工资,什么都没有给到他,公司的工作十分传统,限制了创新思维。同时,身边的同事都是老油条,工作因循守旧,想方设法混日子,上班神游,下班比谁都积极。最可怕的是,他们还想办法同化阿昌,限制他去创新,让他认为加班是异类,胡思乱想也是异类。

同样准时上下班,阿昌越觉得做的没意思,没有职场同行之人,互助互勉;更可怕的是每天被迫写着自己都厌恶的Low文案。所以阿昌下定决心离职,希望尽快找到自己的职场方向。

对于92年已经工作4年的阿昌来说,现在的试错时间成本已经很高了,不能再为了钱做这没有成就感,看不到价值,看不到未来的工作了。的确,如果再忍下去,等阿昌30岁时才觉醒,那时已追悔莫及了。

职场中年人,上不去,下不来,最难受

办公室来了一个品牌总监,86年的,与一堆95后同坐在近百人的办公室里,显得格格不入。光着装与说话,就散发出无处躲藏的油腻感。中年的职场焦虑比初入职场的迷茫更可怕。最可怕莫过于过早到达职场瓶颈;最可怕的是你超过三十岁,仅有职场经验,而没职场能力。

年龄越大,试错成本越高。因为他们进而无法力压众人脱颖而出,退却不甘心承受低薪资去换取学习平台的机会。每年有多少大学生投入职场,他们精力充沛,没有家庭束缚,没有后顾之忧,一批又一批的成长速度惊人,关键人家拿的工资还比你少。

95后担任CEO,00后创业拿融资。对于精力与干劲都相比逊色的职场老鸟来说,你必须快速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如果不想被淘汰,可是得拼了命地跑,得尽快筑建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护城河,才有可能保住地位,保住饭碗。

时代变化太快了,如果每一次都要靠经济不景气、裁员狂潮来警醒自己,恐怕为时已晚了。优秀的人从来都是充满危机感的,他们步步为营,一刻都不敢懈怠。你看到人家毫不费力,却不知道人家背后付出多大的努力,忍受多大的痛苦。

时刻问自己2个问题:

第一,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的能力配得上你想要的吗?

第二,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另一个问题:这件事,是让我变便宜了,还是变得更贵了?

因为你现在所做的每件事,未来的职场早就暗中给你标好了价格。

所以我认为,不管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都不能放弃提升下面两方面的能力:

1、抵御风险和意外的能力

(充足的资金实力来抵御家庭不可估量的风险)

有人比较极端,反正都是赚不到钱,看不到方向,何不对自己好一点,及时行乐。把生命浪费在更有品质的生活上。这是一种对未来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年轻的最大资本是时间与健康,处于最美好的年纪里,我们拥有最充沛的身体状态,人生的黄金阶段,不应该在虚度中度过。当然,除非你家有金山银山。

2、增加未来选择性的能力

(不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太容易走到尽头)

为什么害怕被裁员?因为担心失业之后,你无法找回之前的原来的工资待遇,说明什么?说明自己那个薪资仅仅是因为在公司待的时间够长,而不是足够的价值互换。也就是说很多人升职加薪只因为在公司的年限资历,而不是能力匹配。一旦平台倒下,对他们来说,是连根拔起的风险。他们就像鱼儿离开水一样,等待着噩耗降临。

洛克菲勒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全身衣服剥光,一个子儿不剩的把我丢在沙漠里,只要有一个骆驼商队经过,过不了十年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这是随时可以东山再起的底气。

有一件事细思极恐,90%的在职场上仅仅是螺丝钉的作用,离开职场没有自我赚钱生存的能力。并且在职场的螺丝地位也是随时可被替代的那种,螺丝生锈就换新,企业机器照样能运转。至于你,被换掉的螺丝,离开了机器,则是一文不值。

钱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安全感,赚钱的能力才是,这就是底气

所以,增加未来可能性的能力,其实是无论打工还是独立,都能靠自己赚到钱,而不至于饿死的能力。

不怪这个世界变得残酷,只怪你还没有学会和更好的自己如何相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裁员潮下,如何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tb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