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十七岁,是同短发的孟克柔一同踩着单车,在名为青春的大道上追逐着,就好像十七岁永远都不会结束一样。
然而现实中,那多年前人生中最美好的雨季,我却将其浪费在了备考上,每每回想起来,都暗骂自己傻逼。
人到中年,总是会异常疲惫,仿佛自己还站在二十岁的尾巴上,然而回头看看,上有老下有小,心底还住着一个人儿,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堪,17岁的无忧无虑和懵懂纯真的爱恋,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婚姻失败的女主重遇初恋男友,她将自己多年来没来得及说出的心事,打好了草稿,却迟迟不敢发送出去——姑且不去探讨她怎么知道任贤齐的EMAIL的这种小细节——幸好有同为17岁又陷入恋爱纠葛的女儿的神助攻,那封信,也将任贤齐带回了记忆深处的80年代。
十七岁的男生,心思细密,又羞于承认对所中意女子的爱恋,因此,无聊的恶作剧就成了最好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就像小学时你总爱拽那个漂亮妹子的长辫子,而班上那么多长头发你却选择忽视一样。
十七岁的友情,是那个陪你傻傻的吸花蜜看你受欺负想同男孩子打架的蔡桃桂;是陪你恶作剧被训导主任罚站,看你有心上人便机智的制造各种契机的嘻嘻哈哈的一帮损友,所以多年以后,大家可以一起喝酒,一起感慨中年危机,一同打架又被打败。。。
十七岁的男孩子,最喜欢踩着单车“尾随”在心仪妹子的身后,既期待被妹子发现,又纠结于发现后该怎么继续,最后只剩下一句:猪啊你。。。
十七岁的男生,心中的某个属地就像台湾岛一样——神圣而不可侵犯,当目睹那个猥琐的中年男人压在女神身上,男主做出了大家当年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对一切恶心的世俗的压榨我们的,不顾一切地奋起反击,只是那后果,却要许多人一同承担好多年,因此,我们大多数人,选择了在17岁智慧地活成一个怂逼。
十七岁的男生,总是粗心大意,又意气用事,仿佛自己的幻想真的可以大过天,多年以后,任贤齐再次翻出当年的旧唱片,一封信缓缓地从岁月尘埃中滑落——原来那张唱片,并不是女主退回的礼物,而是同他送出的的一模一样的唱片,只是两个人翻译的歌词有少许差别,当人到中年的大叔同17岁的女主一人一句时而交错时而重叠念起彼此翻译的《五月一号》,恍惚间令我想起《罗生门 》里麦浚龙同分别多年的女友重逢后的呓语,只是电影中的二人,要更幸福一些。这里,也是整部影片,最动人的一幕。
大概,优秀的青春电影,总是能令人回想起一些年少时的往事,当你突然记起那个人的面庞,那种不确定的疏离感,又忽地把你带回了眼前的电影——还是专心看吧骚年,认真看看别人的十七岁,就仿佛自己当年,也如影片所演的,那般美好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