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teven的第25篇原创文章

最近,接到一个好朋友的电话,电话煲了半小时。如今彼此虽已不是联合创始人,但回想起当初一起吃苦,一起创业的日子,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反观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的是,前几年确实自己职场,生活,思维都在不停的更新迭代。职场外有时写写原创干货,还算没有让那些一直关注我的读者们失望,觉得我还是有营养有干货,没有浪费他们关注的时间。
以下三点,就是我自己掏心掏肺的反思总结,和大家分享。
1.工作中折腾是对梦想的尊重,生活中不折腾拿什么回忆
两年前那个苏州的夏天,记忆特别深刻,头顶着38℃的高温,一有时间,我就一个人带着我们新研发的产品,坐公交车去拜访客户推销。
就这样为了省成本,能不开车尽量不开车,因为我们是创业公司,在VC阶段,我们也没想通过融资来解决当时的困境,有利有弊,最终我们选择坚守。
起初我们这个隐形地暖产品灵感来源于德国技术,通过3D打印技术,先完成了前期的样板,测试OK后,最后开发了模具。当时昆山有套房,我们家的次卧就成了我们实物测试的场地,效果还不错。一路走过来,感觉都很顺利。
在产品的功能,模具和注塑,运营模式等一些方面,我们都是花最低的成本在对待每件事,现在想想这个过程,感谢帮助我们的每个老板。
期中模具的开发,我们只花了市场价的一半就完成了,当然不仅仅我们懂模具设计和注塑,更重要的是模具厂的兄弟们帮忙。模具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我们相当认真,很高兴的是我们在T2阶段就试模成功了。
试模结束,已经接近半夜。在会议室检讨时,从模具厂老板的交谈中说,从我当时的状态看到了他年轻的样子。过程虽然辛苦,但心是暖暖的,感觉安慰好多。
此时虽已夜深人静,但我的心难以平静,觉得当时这句话:“工作中折腾是对梦想的尊重,生活中不折腾拿什么回忆!”是对我灵魂的诠释。
2.你需要一种思维,一种眼界
经常穿梭于上海地铁上,在显示屏上,偶尔间看到国家交通部长李小鹏说的一句话:“摇号和限行,都是自理交通拥堵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是的,我们在职场为了那份“饿不死”的收入,有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有个朋友却让我很崇拜。
两年前,她还是富士康上班的一名普通的品质工程师,年薪5万;到如今成为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年薪20万。这种思维,这种眼界,也许你也可以。
她制造业一待就是5年,5天8小时,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每天上下班,骑个电瓶车,穿着超丑的工作服,一个花季少女,青春的美和公司一起在成长,皱纹也在长。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简单枯燥,对未来充满了焦虑和迷茫。
她也不懂离开做了这么多年的制造业,以后做什么,不懂只好问度娘,百度了一下未来热门职业,看了很多次热门话题。选择了去报考国家理财规划师,这与她之前的职业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很幸运,经过1年左右的学习,考试成功通过了!
怀揣着梦想,来到苏州,就职于行业内知名公司,成为一名理财规划师销售。一个娇小的姑娘,穿着职业装,起早贪黑,受过无数次委屈。
但职场不相信眼泪,销售业绩为王。还好为人开朗乐观,做事积极主动,慢慢赢得了一些客户。她的客户对她有了更多的认知和迭代,越来越多的客户找到她,几乎公司每个季度都是销售之星,甚至有过全国销售冠军,奖杯无数。真心祝福她,在以后的日子里越走越好!
每次和她聊天,我也在反思,我们的职业是否也能产生更多的迭代和认知。这种眼界,这种思维,一年确实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有时可能不是一年,而是领导的一句话,或者读过的一篇文章!
3.谁的青春不迷茫
职场一年,二十小几的读者来信说自己对未来很迷茫,我相信,因为我经历过。三十三岁的他也说自己很迷茫,我也相信,因为我在镜子里看了他几十年了,能理解他的感受,我和他一样,走在一条未知的路上。就像一只苍蝇趴在窗户上,有光明没前途。
可谁的青春不迷茫?
上周末,独自一人走到苏州东方之门,遇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朋友,聊了聊。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老了,开始迷茫,鉴于我对她的了解,我说是不是因为一个没有事业支撑的女人就觉得自己老了。恩……
别忘了,我之前公司的亚洲区总裁和副总裁都是三十几岁离婚的女人,然后独自带着孩子去闯的。如今五十来说,依然觉得很年轻,身材、谈吐、气质都很赞!
其实你与迷茫的距离,差的不只是年龄。
一些人因为看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在指数型增长时,相比较觉得自己的人生很迷茫,开始慢慢疏远对方。觉得自己和她不在一个阶级。生怕对方觉得自己是个Loser,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在我看来,是自己内心不够强大。
还有一些人给自己定了详细的人生“目标”,对房,车,存款,女人,孩子……都会做出一个精确的时间计划,认为只有如期完成,才能成为所谓的“人生赢家”。
在我看来,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我们不要为了所谓的天亮去奔跑,因为跑着跑着天自然就亮了!《努力做好自己》
适当的迷茫是好事,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并且一直努力向上,拥抱爱人和家庭,用心工作,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回馈社会。那么你走的这条路,就是最好的人生路。
作者:沈小星(英文名:Steven),个人微信号:Steven615826255,混迹于创投圈,就职于外企,10年的外企职场经验,欢迎骚扰,一起野蛮成长吧;职场外,公众号“Steven的学习与思考” 是纯个人的平台,迄今已写超过5万字,几十篇原创文章。写过几篇热文,也许你在朋友圈可能看到过,比如:
一篇文章,足以改变你一生
要想高潮,独处才是我们唯一的春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