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功人士学精时力课·第3.4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3月21日“崔律精时力 之 成功人士精时力”系列课 第3.4讲(过日历上的生活(中))的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 课前回顾
我们在实践日清单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什么?
1、日清单是一种新的做法、一种新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不断地重复与改善,才能真正养成习惯。
2、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没办法完全掌控我们的时间,这对我们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对工作中事件以及其他人的掌控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然而,虽然我们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碰到问题就去埋怨肯定不好;停滞不前也不好;绕路虽然可行,但是更建议去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哪怕往前走一步也好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每天进步一点点,365天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1.2 安排要事/要务时的注意事项/技巧
1)安排封盒时间或封闭时间。先要确定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情,然后安排一个时间段去处理这件事。所谓封闭时间就是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时间段,时间段的长短根据对该要事的预估来规划。
2)将要事尽量安排在一天的早些时候。这里的早些时候可能是早晨,也可能是上午,也有可能是中午或下午(相对于晚上来说)。早晨是一天中最易掌控的时间段,最不会被人打扰又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意志力饱满的事情段,所以尽可能将需要意志力和注意力的事情放到早晨时段。
3)像对待和医生的约定一样对待要务。想象要务也是日程,是硬时间,必须在那个时间点去做,这样的话就会更加尊重它的执行时间。
4)灵活调整:如果真的有必要,重新安排要务,但是不要轻易废除要务。碰到紧急事件发生导致要务不能如期进行时,不要删除它,而是重新安排新的时间点去做。
2.我过去的做法:
1)确定是要务的事情,会安排开始时间,预估时长,确定封盒时间。
2)要务一般不会割舍掉,但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推迟到晚些时候或者次日。比如,备课预估2小时,下午1点开始修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但是因为需要准备的课程内容多,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这时候可能就会将修改学生的开题报告这种软任务推迟到2点或3点开始。
3)虽然设置了每件任务的开始时间,但是除了日程及其连锁任务外,部分任务并没有严格按照开始时间来执行,或多或少会有偏差。一方面是预估时间的准确程度需要改善,另一方面是将机动时间/缓冲时间分散增加到了每件任务的预估时间中,给自己留了余地,避免压力过大。
4)在跟学生约讨论、答疑的时间时,一般会安排在下午,将上午留给重要的事情、需要专注的事情。当然,如果很多事情都要在同一天做,也都比较重要,没办法同时安排在早晨或上午的话,就会根据任务预估时长、注意力的多少进行安排,然后在下午的不同的任务之间增加一些精力恢复时间(目前做得不太好)。
3.我今日的刻意练习:
无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无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因为昨天带学生出去参观,感觉比较累,回到家后听完3.4的课程打算小睡12分钟,然而一觉睡到凌晨一点半,起来烧个热水又继续睡到早晨。所以到今天晚上才写学习日志。
感觉自己最近的精力管理做得有些一般,还需要改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