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途的列车上,我从中铺爬下来坐在过道旁的小凳上,无聊的拿出手提电脑,倦指闲敲,碎不成文。
我们聊到了孩子
因为还没到晚饭后休息的时间,所以大多数乘客都在无聊的捧着手机聊着各种无聊的聊天,或是专注的追着发嗲的肥皂剧,或是抱着“奶头乐”文化娱乐至死。也有个别人或独坐发呆,或低声交谈。
在我我眼角余光逐人扫过的间隙里,坐在我旁边下铺的一个兄弟和我搭讪道:“看样子你应该是老师吧?”
我收回游离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瘦高帅哥,不答反问道:“为什么猜我是教师啊?”
“别的人都在玩手机,只有你在电脑打字,再说你刚刚皱起眉头观察周边的神情,像极了我初中时的班主任。”
我笑了笑,“农村中小学一班主任,干了二十年了。”
“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理吧?”
“为啥这样讲?”我又笑眯眯的反问道。
“我也经常看手机(新闻),我家也有两个孩子,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再者说,我这次回家就是因为我的大孩子给我找了麻烦。”
“哦?事情还怪严重吗?需要你亲自回家处理?”
一声长叹中,这个善谈的年轻爸爸又打开了话匣子——
孩子都做了些什么?
男子脸上笼上了一层凝重和些许悲戚:“你是老师,又有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就讲给你听听,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我们夫妻俩在孩子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出来打工了,在一个外资服装厂上班,工资效益也不错,所以也很珍惜这份工作,但是工作繁忙,一年也就十来天的探亲假。所以孩子一直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还有我弟弟的两个孩子。我家的两个儿子分别是九岁和十二岁,我弟弟家的两个分别是八岁和十岁。前天弟弟回家给孩子每人带了一盒牦牛肉,每盒内装十小袋,孩子们很是高兴,于是各自抱着自己的一盒旁若无人的吃了起来。最后吃剩下的都放在了冰箱里,为了防止别人偷吃自己的,并且都进行了清点。第二天相安无事,第三天早上,老二家的大孩子却哇哇大哭起来,说自己的牦牛干少了一包,撵着其他三个孩子纠缠不清。后来下地回来的爷爷说:是他拿了一袋给奶奶吃了,孩子依旧不依不饶,哭闹索赔,并且还要一模一样的。爷爷没办法,就和我家老大商量借一袋还他,老大最终委屈的答应了。老二家的大儿子得到赔偿后对爷爷放出了狠话:要是还拿我的,我就让你去死!爷爷奶奶也一起保证再也不会了,他才肯罢休。
事情还没有结束,后来我家大儿子的又少了一袋,爷爷奶奶也查不出来结果。我家大儿子情绪低落不吃不喝和爷爷奶奶进行冷战,补习班也不去了,还扬言说‘烦了我不上了!’爷爷还没说要打他呢他又要跳河。这不爷爷奶奶伤神也伤心,就让我回来了。可是我也不知道回去咋办才好。”
听着他的诉说我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刚刚下车的我临铺的四口之家,严格说他们不是一家:十来岁的外孙、三十多点的女婿,和老两口。能看出来,老两口应该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富态加上富贵病以及官味十足的口吻,女婿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但是三个大人却拿一个小崽子没有办法。
小外孙躺在中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手中的平板,耳机使他与外界隔绝了,游戏的精彩让他大呼小叫旁若无人,大人多次提醒置若罔闻,最终也只能无视于别人的不满。也许是一个小时,也许不到一个小时,外公多次提醒他歇歇眼睛,孩子终是不满的放下了平板。我敢保证他放下平板绝对没有两分钟就又拿了起来,这次换成了爸爸的提醒,孩子很不耐烦的说“不是刚刚歇过吗?”在大人的几次三番的提醒要求下,孩子倒也歇歇了几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刚刚放下两分钟就会拿起来继续。
我耐着性子,继续看一家人的滑稽剧。接下来外婆要上厕所,爸爸搀扶离开,外公又开始提醒孩子歇歇一会再玩,刚一张嘴,孩子直接顶撞“别张嘴!你说话臭的很!”外公不痛不痒习以为常……
我不愿相信中国这样的孩子很多,但是这一趟列车上,我就碰到和听到了这奇葩的几个。
孩子为什么敢这样做?
看着眼前这位父亲愁苦的脸,我轻轻的叹了口气说:“你是觉得孩子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都做了,那你说说孩子为什么敢这么做呢?”
沉默,短暂的沉默之后,我们开始针对这个问题准备理出个头绪来了。
首先,在孩子个性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候缺少必要的陪伴和引导。孩子已经十多岁了,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期初就如同一张白纸,我们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个时候还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他们的关注点是什么就会努力的追逐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样做是对还是错,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在旁边教会他明辨是非懂得取舍,向善向美,形成正确的个性品质价值观,这如同在暗夜里行走的孩子,需要有人牵着他的手给他道理和引导,让他走出暗夜朝向光明。而在这关键的时候,你们不在身边缺少陪伴和引领,孩子们按照自我意识和需求无所顾忌的成长,肯定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当这些问题逐渐成为习惯的时候,你在想改变他,那就需要下大力气,彼此都会承受更多的痛苦。也就是说孩子身上的不足是我们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我们一手造成的,趁孩子还小,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其次,家庭和谐向上健康的育人环境的缺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时候他们会从身边人身上学起,孩子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映射着家人的影子,这就是环境造人。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焦躁的家长育不出沉稳的孩子,心胸狭隘的父母也培养不出慷慨大气的子女,你心无他人孩子就自私自利。就如你的弟弟,回家为什么只带了四盒肉干?他心里有父母吗?四盒牛肉干如果你弟弟拿出来首先给父母一人一盒,剩余两盒给四个孩子平分,那孩子看到的是什么?学到的又是什么?再回想一下,我们在家的时候,我们有东西需要分享的时候是不是首先想到老人,和孩子一起先孝敬老人?如果不是,那我们也不要指望孩子以后会想着我们。我们做出来,孩子看得见,久而久之浸润之下,孩子也差不了。
再次,犯错付出的代价太小致使破窗效应无法修复。我们现在深切的知道孩子做的不仅仅是不对甚至过分,是什么纵容了孩子让他有胆量说出如此这般忤逆的话做出这般不着边际的事的?事情总有第一次,当孩子第一次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说犯了原则性错误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深入有效沟通交流,批评教育甚至是惩罚,只是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而一味的沉默纵容结果就是变本加厉。
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犯错之后一定要让他明白自己的错,并且要为犯错而买单,让他知道所有的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代价越高昂记忆会越深刻,内心也会越警醒,下次也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如果孩子犯错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没有受到应有的责罚,他们就会接连不断的越过红线甚至试探底线,久而久之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破了这扇窗就会毁了一面墙甚至一幢大厦。没有底线的教育孩子最终会付出惨痛的代价的,社会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别人没有容忍的义务,教会孩子这一点,走向社会之后他们也就会理智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适应社会规则而叫好的生存。
还有,家庭教育一定要和家人达成共识,最忌讳的就是遮遮掩掩黑红脸和武断暴力。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慢慢尝试着适应和融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太多的困顿迷茫和犯错,我们一定要努力的耐心的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切不可爸妈教育爷奶袒护或者二话不说五指先上。实践教育最好,说教教育其次,武力解决是最不应该提倡的,一旦开了口,习惯成自然,当武力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孩子就彻底的毁了。
最后,努力培养孩子善根,善待这个世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会孩子善良,因为向善向美的心会让人内质柔软而不失坚韧,会让孩子变得让这个世界更容易接受也会更强大。用根植于心的善良去面对这个世界会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当然,善良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被伤害,我们拒绝做救蛇的农夫。
我们该怎么办?
“从小不补,大了受苦”,别让纵容毁了孩子。面对孩子的不正常表现,我们不是焦躁生气暴力或不闻不问放纵,应该分析现象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尽力医治,毕竟孩子是你的,该你付出和承担的,偷懒耍滑的结果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该怎么做,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行动起来才是硬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