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钱遹·铸铁开山河
自北宋元丰元年,也就是公元1078年开始,我踏勘浦江县通化乡梅溪上游大地。梅溪曾在此九曲回环,潮信暴烈,田庐常没于浊浪,百姓苦不堪言。也有一说是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存疑。
"钱大人!今年梅溪春汛又冲垮了三里堤,我家三亩秧田全泡了汤啊!"老农憨石头(化名,以下人物也一样)跪在泥泞的道路中哭诉。他的裤腿还滴着浑浊的水,手指却深深抠进泥土,想从中挖出可以充饥的稻谷来。我忙走上前去搀扶,老农摆摆手,用衣袖抹干眼泪说:俺能起来,钱大人。只求您说句话,答个应。我朝三里堤的方向看了看,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深知,要彻底根治梅溪病患,除修筑溪岸、及时清淤外,还要在密密麻麻的支流、小溪和有山泉水渗出的地方筑堰坝、建陂塘。因此,我执“算筹”丈量梅溪水势,创"蜂巢堰闸法",谋划梅溪分级分区域治理之策,并有效驱使更多待建的陂塘能尽快起到汛期蓄水、旱季放水浇灌庄稼的作用。我更深知,在民间普遍缺少铁器工具的情况下,要满足水利工程需要,必须在临近地区采集到优质铁矿石,提高冶炼技术。铸铁化铁,反复折腾,终于打造出能劈山伐林、掘地挖泥的神器。却不知在椒湖塘、西湖塘的开工日,上百成千役夫齐唱起夯歌:"嘿哟——钱遹公哟,出主意哟,镇龙王!"声浪震得山雀、水鸟翩翩飞,不知人世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等到它们彻底明白过来,才知道是我正带领乡民与天斗与地斗,做成了筑河堰建陂塘,进而造福一方的好事。
一个个塘成之日,如同孩童们期盼过年那样惟一喜庆的节日。村塾先生对懵懵懂懂的学子们说:"记住喽,这是钱大人用算筹为梅溪两岸乡民新开的通化山河。"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