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10日,按照去年的约定,马云正式辞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由现任集团CEO张勇(逍遥子)接任,马云退休。
2006年马云就有退休打算,2013年马云对员工说:“48岁以前,工作就是我的生活;48岁以后,生活就是我的工作,以后就拜托大家了。"

今年55的他,激流勇退,一定是去迫不及待寻找自己的生活了吧。近几年,他与李连杰联手创立了“太极禅”,何以?无疑是为自己的退休后生活的全新规划。

而他们共同,因为邂逅禅,找到了他们最热爱的生活,且更愿意把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传递出去,在这喧嚣的世界,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她说:“我的前半生在生存,我的后半生要生活。”不禁让人思考,何为生存,何为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也许你能在她的故事里找到启发。

她说:“我的前半生在生存,我的后半生要生活。”不禁让人思考,何为生存,何为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也许你能在她的故事里找到启发。


她生于四川一座小山村,
小村落依山傍水,
古韵深深,
被誉为当今最美古村落。

说起来,
往上倒,
她祖上是北宋丞相
——吕蒙正。

奶奶,
也是大家闺秀,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很奇怪,
奶奶的生活习惯
和其他人不同,
她吃素,活到103岁才去世。
后来,父亲才告诉她。
原来奶奶是忠实的佛教徒。
在奶奶影响下,
她甚是喜欢读书,
什么名家典籍、诗词歌赋都读。
不知道为何,
只要到了寺庙、道观、祠堂,
她就会跪拜行礼。
十岁时,
从未走出过山村的她,
却萌发了想要到城市的念头。

走出小山村,
即是相如县,
因是
西汉伟大辞赋家
司马相如的故里
而得名。

长大后,
她缠着母亲在相如县里给她找工作,
于是,就到了城里姑姑家(爷爷哥哥家的孩子,被奶奶一手抚养长大)住下来,
开始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于是有了更大的城市——深圳,
车水马龙,发展飞速,但是缺少了些什么?
深圳依然不是那个真正属于她的地方。
那她究竟属于哪里?要到哪里去?

1997年,一次来北京旅游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公交车上、大街上,她看到有人在读报纸和书。
造访八大处,她绕着佛塔几圈后,
内心顿觉异常舒适、宁静。
这在她看来,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
她要去的是有文化的大都市。

来到了北京,她在一家收藏品公司做业务员。
一日,在航天桥,一家杂志社的总编。
他当时问她:“姑娘,你想开智慧吗?”
二十多岁的姑娘,想也没想,随口就说:“当然想了。”
“既然你想开智慧,那你就听我的。”

在杂志社的总编指导下,
她开始读“心经”,
最初,她读起来吃力,有很多都不求甚解。
但是,仿似有种魔力,她越读越沉浸,越读越欢喜,
不可自拔。

她不甘于仅仅做个打工妹。
在2003年,她创办了自己第一家收藏品公司,
由于之前打工的累积,她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05年买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与第一辆车子,
2010年购下了第二套房子。

她的事业进展顺风顺水,
她也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进发,
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涉猎新的东西,
2010年-2013年,她到北大读了EMBA。

在开学才艺展示会上,
她想该展示什么呢?
突然灵感上来,对了,背心经。
于是,把之前的心经拿来开始复习,
背着背着,她感觉像触电了一样。
展示完后,
台湾广播电台的同学,
感觉她是一个不一样的女孩。
还有同学对她说:
“王晴,你很干净,
做了那么多年生意,
你没有被社会而污染。
你不要轻易相信什么东西,
这样你容易走偏了。”
同学的一番话,
她刻在了脑子里。

2013年她关掉收藏品公司,
在一家珠宝商场开了珠宝店,
生意依然红火,
她的心也跟着燃起,
向更大的目标进发。

有一次,
一位共读北大EMBA的同学和她说:
“姐姐,你去一个地方帮我认识人,
这个地方有几百个人,
你认识以后帮我介绍客户。”

她应下了,就准时驱车到了活动地,
那是在密云水库旁边,
依山傍水,环境怡人之地,
到入口处,一排旗帜上,
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重返人间”。
看到这几个字,她顿觉不适。
想:“那我以前在哪里?”
她就紧闭心门,
活动主办方来迎她下车,
开了车门,
一位男士,
半蹲下来,
为她系上蓝丝带,
她更觉不适,
丈夫求婚都还未有如此的仪式。
她迟迟不下来,
对迎接的人说:
“你先进去,我随后过来。”
待迎接人走后,
她下车,但并不想到会场,
只到外面走走。

既来之则安之,
即便万般不愿,
她还是走进会场,
主办方见她不适,
便介绍了一些嘉宾认识。
一位著名作词作曲家张老师,
她当时觉得著名作词作曲家怎么可能做义工,
一脸的怀疑,上课她也是带着批判和质疑。
晚上该吃饭了,
大家井然有序地排着队去领饭,
然后有序落座吃饭,
她当时感觉一惊。

更让她震撼地是:
当时她和张老师坐一桌,
吃到末,她看到张老师的盘子特别干净,
一个渣也没有,像洗过一般,
她吃过几万一餐的饭,
但是那不叫震撼。
只不过表面排场罢了。
晚饭后,
她带着不同心态
开始了晚上的课程内容——归零。
她发了朋友圈,
告诉朋友们、家人,
她要关机学习三天,
不便打扰。

盘腿静坐,
老师说你可能会不舒服,
但一定要坚持,
下一次就会更好。

张老师就在她斜前方,
稳稳地坐着,一动不动。
她想:“他不动,我也不能动。”
尽管腰酸腿疼,她坚持下来。
老师分享了归零,
唤醒了她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她的父亲沉默,母亲急躁。
父母总是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
她兄弟三个对父亲颇有微辞,甚至看不起父亲。
她,对父亲,也颇有怨念。

老师讲解了“人生五大平衡”,
孩子成长的平衡;夫妻之间关系平衡;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平衡;人与疾病的平衡;人与灾难的平衡。
她突然意识到:
原来父亲是平衡母亲的,
让母亲急躁的人生里走慢一点。
内心充满了负罪感,
当下,她就跪向南方忏悔,
顿时,内心轻松了很多。

最后一天,
老师让他们中午找个山青水静的地方,
写写感悟。
她留下了自己最真实感悟:


她突然意识到,人的幸福与快乐,与金钱毫无关系。
当时偶遇老师,她和老师聊起学习体悟,
老师说:要不你就开悟了,要不你就堕落了。


课程归来,她拿着课程带回的禅坐垫回家了
尽管朋友送了她50个禅坐垫,但这个坐垫却伴随她至今。
她开始盘腿打坐,在前十分钟很多混乱地念头进入,
无法专注,于是开始背心经,
渐渐地真的安静下来了。
她本是急脾气,
慢慢感觉自己变了。
不再那么容易发脾气了。

她对这样的自己更喜欢,
在奔波中,回忆前半生,
忙于生活,却一边忘记生活,只是奔波于商场,
做着看似高大上的事情,却徒有其表。

她对自己的孩子说:
“妈妈前半生都在为生活做事情,但都不是我喜欢的。
现在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女儿问他:“妈妈,你想做什么呀?”
“我想做禅修。”

她就到西单图书大厦看书,最终在南怀瑾的书中找到了她要的东西。
她买了大量的书,看了大量的禅相关的视频,
不断去扩充禅领域的相关知识,
并拜访名师,
更深地探索“禅”境。
2014年的一天,
参加活动认识的一位朋友突然约她前往西单见面聊天,
她欣然前往,聊及未来。
她坚定地和朋友说:“我要做禅修。”
朋友就说:“那你来吧,我刚好组织了一个活动,你来讲吧。”

2015年、2016年,场场都有几十个人跟随。
2016年,她决定“退休”了,全心投入到“禅”中。
她写下了与禅结缘后三年最真挚的感悟:



这时,心平静下来,她却惦念那个小山村来,想要去陪伴父母。
2017年春节,她和丈夫陪家人过年,
丈夫回京,她毅然留了下来,陪伴父母。
同年5月,父亲查出癌症,陪伴父亲走过了安详而快乐的一程,
8月,父亲,走了,走得很祥和,但亲人悲痛的哭起来。
她突然大声说:“你们都不准哭,爸爸去天堂了,你们哭,爸爸就下地狱了。”
家里人都忍下了眼泪,在一片祥和中看着父亲离开。
2018年母亲和师父相继离开,
她将自己的心,
更真诚地奉献给最亲的家人和师父,
她觉得亲生父母离开了,
全天下与父母同龄人都是自己的父母。
虽然没有像以前那样经常组织禅修活动,
但是禅已经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了。
起初,对于禅的选择,她的丈夫并不支持,
但是她找到自己,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
她的丈夫慢慢地不再反对,
还有什么比爱更重要的呢。

禅,是生活,
生活即禅。

早早起来,
打坐,跳禅舞,
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日日伴于茶盏之间,
会友、交心、传道,
用自己的开悟,
去帮助更多的人探求生命的真谛。

生命就是这茶,
但生命却也不是茶。

突然,她问我:“这一杯是什么?”
我笑了说:“这里有深意。”
"是的,我们可以说她是茶,也可以说是水,也可以说是禅,也可以说是人,还可以说妙不可言....... 释迦摩尼佛对伽叶尊者拈花一笑,这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这一杯是什么?是每个人想要表达什么。其实,当你把这一杯参透了,你才能悟出禅意来。"
禅慧师父参出了“禅茶一味”,开悟师父写下了“茶禅一味”。
为什么叫茶禅一味呢?你看寺院总是在深山中,僧人们会到总茶山,采茶、喝茶。郑板桥曾说:“从来名士爱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唐人饮茶之风,最早始于僧家,“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
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

我顿悟,茶是她表达生活方式的一个载体,而这种生活即是禅。

行走坐卧皆亦禅,
禅,
让她定下来,
在静中探寻自己的动态心流,
在动态中觉知心性,
身心合一。

她由衷地爱上了自己,
不再被周围所牵绊。
她穿上禅服,
有人说她是仙女,
最初,接受、喜悦。

再后来,
听到“仙女”一词,
她反而不悦。
尽管有自己的车子,
但是她更愿意做地铁,
体验人间百态。
所以,
她更能理解他人之苦,
变得柔和,包容,
不再苛刻。

她说:
”世界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归拫到底是心的问题。
心要是乱了,人就烦恼了。
静心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只是很多人忙于追求物质,从未运用。”

但是,人总是习惯于走路的时候,
思考着工作;
工作的时候,
思考着晚上吃什么?
吃饭的时候,
思考着人生
......

闭上眼睛,
让自己沉下来,
你会有不同的感知。

喧嚣都市,
焦躁与忧虑,
你需要静下来,
期待
《都市生活禅》

禅是生活,
生活皆是禅。
她比马云早退休10年,
在禅中,
她悟到生活,
又把这“生活禅”提炼成艺术。
禅是艺术,
每个人都是一件艺术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