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孝文化在中国十分盛行,常言百善孝为先、父慈子孝的说法,哭竹生笋的故事在中国影响甚远。
王森是我村知名人物,中国人民博士研究生,知名的律师。很不幸的是王森的母亲并非正常人,有非常严重的弱智行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母亲,王森常说:“我的妈妈最爱我,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给我的,虽然妈妈有些弱智,但是对我来说此恩比天高比海深,妈妈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也还不清。”
今天我们就谈谈王森博士眼中的母亲。
一、生于农村,困难中成长
1982年王森出生于河南一个农民家中,王森是不幸的,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弱智的人,王森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母亲非常爱他。王森上面有两个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王森的母亲姓李,名水莲,是全村知名人物,全村人无论男女老小皆知道她,因为四十年来无论红白喜事,都有她的身影。中午散席之后她把剩余饭菜倒在塑料袋里,成为下午的晚餐;另外扛一个袋子把水瓶、酒瓶顺手放在袋子里,将来好卖破烂。四十年前她还是个清丝的少妇,现在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王森小时候家非常穷,三间茅草屋,冬天朔风呼啸,屋内结冰,其母把家中最厚的被子给了他们兄妹,其父母则盖着薄被子,把冬天的棉衣放在被子上来御寒。夏天天气炎热,晚上王森常睡在院子里,这样就会凉快些。
王森小时候家里穷,常吃不饱饭,更多时候吃着窝窝头,而别人吃着白馒头。王森永远不会忘记,虽然事隔三十多年,他只有四岁,但是他记得特别清,一天下午,其母端着一盆菜过来了,说:“森儿,你看妈给你带什么好吃的,全是肉,可让森儿吃饱吃好了。”那一天王森吃得特别香,感觉这是世上最美的食物,而此时其母并没吃,而是高高兴兴地看着孩子吃。
二、上学
一晃王森六岁了,背着书包上书了,这是一个特别高兴的地方,让王森尝到书的芳香,书中的知识深深吸引着王森。寒门出贵子,一个前提就是孩子喜欢读书,而恰恰王森就是这样的人。很多时候,遇到问题只有问老师,问母亲?可她什么都不知道,他羡慕别人的母亲。可是每当放学回到家里,其母就说:“森儿,饿了吗,妈今天给你炒了菜,多吃点,好好学习。”此时的王森心中无比激动,妈妈一直记着他,好吃的都留给他。
春节期间是王森最高兴的时候,王森总是拿奖状交给母亲,其母逢人便说:“看看,森儿又考第一,我家森儿可有出息了,是个上大学的料。”王森听了美兹兹的,然后品尝着春节期间的美味佳肴,王森感觉特别幸福。
日月如梭,一转眼多年过去了,王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一中,水莲逢人便说:“森儿考入县一中了,那可是重点高中,森儿一定能考个好大学。”当王森骑着自行车上学的时候,水莲望着儿子远去,直到看不见踪影才返回。
王森每当想起母亲的话,充满着无穷的力量,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他只有拼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是对母亲最大的报答。皇天不负有心人,王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当水莲知道这一信息时,逢人便说:“我儿考入人民大学,那可是个名牌大学,还在北京呢。”
这一年王森与父母到了北京,看到了北京天安门,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天王森父母回到了家乡。水连一回到村里,马上便说:“我看见北京天安门了,天安门好高,比咱村的楼都高。”
时间如流水一般,转眼间多年过去了,王森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王森一回到家乡,水莲自豪的说:“这是我的森儿,人大的博士。”这让乡亲们不得不羡慕,这么弱智的女人,生了个有本事的儿子。
三、结婚
王森毕业后进入律师事务所,凭自己的能力很快闯出一番天地,成了一位知名律师,得到佳人范美美的喜爱。范美美毕业于北大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当王森告知父母在北京结婚的消息,让他们北上来京。
这一天王森与娇妻范美美走到车站等候母亲,当水莲出现时,忙把范美美介绍给母亲,范美美连叫两声母亲,水莲高兴得心花努放。结婚那天,王森特意把自己的母亲介绍给众多的朋友嘉宾,说:“这就是我的妈妈,生我养我的妈妈,人世间最爱我的妈妈,是妈妈给了我一切,没有妈妈我什么都不是。”王森这句话中让参加宴会的朋友无不动容,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王森这句话让我禁不住想起一位乡亲,他叫董孝梦,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养大,培养其成长,后成为一位干部。当他年迈的父母穿着朴素的衣服看望他这个心肝宝贝儿子时,同事问这两位是什么人时,董孝梦的回答则是这是我的邻居,其父母心如刀割,从此再没看他,不久其父母忧愤而死。同样是人才,可谓天地之别。
趁着这个空闲时间,王森夫妻陪着父母参观了八达岭长城、故宫、毛主席纪念堂、香山公园等等,这次让水莲大开眼界。吃饭时,当知道一顿饭花好几百时,水莲说:“森儿,要节约点花,爸妈又不会挣钱。”王森说:“你和爸一辈子省吃俭用,供养我上学,这是我报恩的时候,况且就这几天,又不是天天这样。”
四天之后,水莲夫妇坚决离开,王森知道他们的心思,怕自己多花钱,这就是勤俭一辈子的父母。回到村里,水莲便高谈阔论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