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美食吃喝的讲究
杂说-下厨房对我的意义

杂说-下厨房对我的意义

作者: 叶栀_yz | 来源:发表于2016-11-10 20:58 被阅读260次

夜,漆黑如墨,寂寂无声。

雨滴答滴答敲打在雨棚上,分外响亮。除此之外,就只有砧板上规律的笃笃声,渐渐地,几个小碟子里就盛满了颜色各异的菜和作料。

我喜欢在夜色中做菜,黑暗把一切好的坏的都笼罩遮掩,只有这厨房一室昏黄的灯光,透着那么一丝暖意。花椒粒、干辣椒段、还有姜蒜末,一起在油锅里热热闹闹的蹦跳着,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巴巴的等待着拥抱即将下锅的菜。


1.麻婆豆腐。

图片有些糊的麻婆豆腐

小的时候,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农忙,奶奶实在不会做饭,对这填肚子的食物,也没那么多时间心思精心侍弄。记忆中的菜几乎是:放油,下菜,加水煮,放盐,起锅两大碗。味道可想而知。尤其讨厌豆腐,看着自家做的白白嫩嫩水灵灵的豆腐入白开而汆,少许盐几根青菜几滴油就出锅成为寡淡的一大钵。除了浓浓的豆腥味,什么都没有。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宁愿吃泡菜坛子里的泡椒泡萝卜,也不愿意支一筷子到菜碗里去,青葱的叶子菜都能被焖的面黄肌瘦。

没吃过好吃的菜,也没可以学习的师傅,尝试做,很奇怪的味道。后来念初中,第一次吃到麻婆豆腐,惊觉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豆腐:麻、辣、嫩、烫。味道浓郁,浸透了豆腐的每一个角落。很多年以后,这一道菜依然是我最爱的菜之一,甚至莫名让我想起了《射雕》里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这也是我学会的第一个菜。


2.糖醋排骨

下饭良品糖醋排骨

开始了漫长的十年住宿生涯,十年食堂生涯。偶尔回家,家里的作料只有油、盐、只辣不香的辣酱。遇到春天,会有地里刚挖回的蒜。偶尔的年份里,爷爷会种一小畦姜,可以有鲜嫩的仔姜。合适的季节,野地里的花椒也成熟了。然而总是无法凑齐让你以别人的方式做出一个菜。更何况,一个蔬菜应季的当儿桌上每天都是同一样,买菜换样儿是什么鬼。

兼之是挑食的姐弟两,所以到大学毕业,除了难得一做的麻婆豆腐,也就只会清炒几个小菜。终于,工作了,经济独立了,租的房子里有一个完整的厨房,锅碗瓢盆各类作料慢慢添,可以开工学习烧菜了。不是很爱吃肉,挑了没有肥肉,还有骨头的排骨打头阵。

砍斫,汆水,翻炒,焖煮,料酒酱油醋糖的完美比例,葱花芝麻的点缀,八角香气的渗透,自己觉得也还算有模有样。入口,该有的味道也都还不错。


3.红烧翅中

没有葱花儿的红烧翅中

为了入味,可以斜切两道划痕。但是我奇葩的审美观以为会降低它的颜值,从来都是用牙签戳戳戳,戳出一个个小小的不易见的孔洞,烹煮的浓郁味道钻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热水加料酒滚过的翅中皮上凝出丰富的油脂,细细的牙签划破皮肉的细微之声可以清晰传入耳中。

下油,文火慢慢煎至两面金黄,入葱白姜片煸炒,调入事先搅匀的调味汁(由于不爱吃甜,斟酌着减了不少糖量),加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熟后放一点点白糖然后大火收汁,盛出。一步一步,都在掌控之中,让自己做这小小的锅的主宰。

4.饭后甜点

没有装饰外围的抹茶旋风

有天夜里十点的时候,突然想吃印度飞饼。挣扎了很久还是一头钻入了厨房。盐、糖、蛋、炼奶、水、面粉,和匀揉捏,分成几份,然后抹上油用保鲜膜裹起来醒着。

又过了许久,开始“飞”。当然了,我也就见街上的甩过几次,是无论如何都飞不起来的。那就拉呗,面醒的太好,轻轻一扯,不说薄如蝉翼也是通透如轻纱,激动地不知如何是好。毕竟一直惊叹街上那薄薄的膜一般的面皮怎么做出来的,居然自己也能拉出来真是开心的无以言表。可惜满手都是油,没办法拍照。沾了面粉手就没那么滑会在面皮上形成疙瘩,最严重的是面皮太薄会破洞!

切上细碎的菠萝丁均匀的洒在一侧,然后将另外一侧盖上来,小心翼翼的放入锅中煎制。平底锅俺也是木有的,凑合吧,形状不太美好,但是味道尚可,酸酸甜甜的菠萝碎混合着有点焦脆的皮。

有只小烤箱才有的蛋挞君

实验过蛋挞,也做过蛋糕。第一次的cupcake黄油太多油腻腻的慌,第一次奶油蛋糕把整个厨房全都沾满了奶油,没买到草莓用黄瓜切片装饰被朋友吐槽了好久,明明也青葱好看呀……


结语:

虽然有的学了又忘了,但是每一次从厨房端东西出来那一刻的忐忑和期待,以及过程中印象深刻别人无法理解的细节,总是为自己乏味的生活增添不少光彩。

历史最为悠久的双皮奶,已经不会做了

小城安安静静的快餐店不多,微薄的薪水也不够挥霍。一人食的分量太难掌控,一碟菜不够吃,两三个又吃不掉。但还是愿意在下班后扎入热闹拥挤的菜市场,此起彼伏的声音仿佛提醒你并不孤单,而正如片桐修子所言:这晚霞下的时间,是完全向自己敞开的。

被网络热词改了名的蓝瘦香菇

于我而言,烧菜并不是每日为了生存必需的任务,横竖可以去外面简单的将就吃。但它确实减少了我的开支,丰富了生活,顺便锤炼了技术,最重要的是,目前我享受独自一人在厨房那安静又喧闹的氛围,可以让我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毕竟,锋利的菜刀嚯嚯地行走,太急躁有可能把手指都给切掉吧。

可能你说怎么这么自恋,做两个家常菜还要拍照留恋。有时候新学了一个菜,很开心;有时候顺手拍给父皇母后看,我一个人在这边把自己照顾的挺好饿我不着;有时候纯粹就是为了记录这平凡时光,把日子打下印记如同这短短千字,让我老去以后循着索引追溯年少……

辣的酣畅淋漓的 辣子鸡丁

即使对于他人来说,颜值没有那么高,味道没有那么好。而我因为挑食,做来做去,也就爱吃的那几个。但,那又怎么样呢?一人食,取悦我一人足矣。正如这周,裹挟着深秋的寒意回到家中,炒一盘辣辣的尖椒鸡丁祛祛寒,煮一锅清淡的豌豆苗豆腐汤暖暖胃,这一件事情多么美好~

相关文章

  • 杂说-下厨房对我的意义

    夜,漆黑如墨,寂寂无声。 雨滴答滴答敲打在雨棚上,分外响亮。除此之外,就只有砧板上规律的笃笃声,渐渐地,几个小碟子...

  • 虎年杂说

    虎,林中之王,猛兽也! 多年前,我写过《马年杂说》、《羊年杂说》、《龙年杂说》,可惜大多已经遗失了。 去年写过《牛...

  • 禅学杂说 - 人生的意义

    所有一切相皆是虚幻。透过打坐和禅修,你会逐渐观察到所有的情绪其实都不过是身体的感受,而所有的感受又其实都是电子在放...

  • 说说我在厨房里的那些倒霉事,让你们乐呵一下吧

    我不喜欢做饭,也不喜欢下厨房,这是全家人有目共睹的,我和厨房不太对乎,我下厨房,经常会发一些惨痛事故,真的是事故哦...

  • 金桔蜂蜜酱

    昨晚做好后有朋友问怎么做的,推荐——小程序“下厨房”。 我的实验报告如下: 一、意义 润喉,化痰,消食 二、流程 ...

  • 《3D打印古籍》:艾子杂说(一)

    《艾子杂说》全称为《东坡居士艾子杂说》,据传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撰,共三十九则。《艾子杂说》与一般的笑话集或寓言集不同...

  • 生活,我的杂说

    任何话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因为万事万物情形不同。 有些话再有道理再符合现实,听的人不认可也是...

  • 有一种幸福,是有人陪你一起早睡早起

    杂说灵感: 我之所以写这篇杂说,一是,困惑一个间歇性的症状,就是晚睡晚起。我的意识是非常排斥晚睡晚起的,但我的身...

  • 早起对我的意义

    2018年8月12日,完成了我第一个阶段21天的早起打卡目标,又可以理所当然的去买买买了,哈哈~~ 近期频繁的...

  • 金钱对我的意义

    金钱对我来说是一份证明,一种价值的体现 所以我总是在这方面评判自己而不自信,对于自己负债也是有些批判,不接受 我看...

网友评论

  • 34b9807f978b:麻婆豆腐也是我老独物的最爱呀,吃货兼高手才敢做敢晒,有机会切磋切磋💪
    34b9807f978b:@独读徒 哈哈哈哈😂等好吧您呐!
    叶栀_yz:@独读徒 哈哈哈,我就是脸皮厚臭美😉。期待你的😊😊
  • 拓桑:喜欢
    叶栀_yz:@拓桑 谢谢小拓桑😙
  • 疼老婆的丰盛大叔:麻婆豆腐真的看起来很好吃!超赞!:+1:
  • 疼老婆的丰盛大叔:好文章:+1:
    叶栀_yz: @春天鲤 谢谢~😙
  • 简简_单单1:好想跟你学做菜,慢慢都是爱
    叶栀_yz: @简简_单单1 谢谢~开始尝试做吧
  • 长街柳影:本帮的红烧菜都是先炒糖色的:joy:
    叶栀_yz: @长街柳影 因为,其实我不太爱吃甜的,我吃辣啊辣啊辣啊~😁😁😁
    长街柳影:@素笺留白_ 主要是觉得你那个红烧不够红:joy::joy:
    叶栀_yz: @长街柳影 那个混合的调味汁儿里有很多糖了,最后是收汁。反正就是自己瞎倒腾,不正宗太正常了,哈哈哈

本文标题:杂说-下厨房对我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pa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