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是一种过渡性体质,以青壮年居多。到了老年,这种体质还可向阴虚、阳虚、气虚和痰湿体质转化。
所以,湿热体质的出现,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一旦诊断出来湿热体质,就需要及时调理和改善。
一、饮食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要改变湿热内蕴的体质状态,宜食用清凉泻火、化湿利水的食品,如薏米、红小豆、蚕豆、绿豆、绿豆芽、鲫鱼、鲤鱼、海带、紫菜、田螺、牡蛎、海蜇、虾、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绿叶蔬菜等。重点推荐薏仁和苦丁茶。苦的东西清热去火,苦丁茶对面部等身体上部的湿热更有效。
湿热体质的人冬季不能跟风大量进补,忌食辛辣油腻、温燥滋补、肥甘厚腻的食物。
白酒、奶油、动物内脏、狗肉、牛肉、羊肉均应忌食。辣椒、大蒜、荔枝、芒果等温热果蔬,甜食、咸食和碳酸类饮料等应当少吃,以免助湿生热。勿过度饱食,应戒除烟酒,因为烟酒可以生湿生热。
二、生活起居
湿热体质的人以体内蕴热、容易上火为特征,起居上应注意养阴除湿,通腑泄热。
长期熬夜或疲劳紧张伤阴最甚,容易加重湿热状态,进而向阴虚火旺的状态发展。
因此,湿热体质的人应当规律作息,早睡早起,睡前静心调神,居住室内应保持通风,勤换衣被、勤洗澡。湿热体质往往耐受寒冷,衣着应顺应四时,酌情加减。
三、运动保健
湿热体质阳气充足,内有蕴热,适合做强度较大、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如对抗性较强的球类比赛、游泳、爬山、长跑、自行车、武术、拳击等。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的热量和脂肪,帮助湿热之邪泻出体外。
四、精神调养
湿热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都是内热在作怪。热邪伤阴,会进一步加剧过多火邪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
五志过极,皆可化火,情绪过激耗血伤阴,或助火生热,从而加重湿热体质中热邪的偏颇,故应注意心理的自我调适。湿热体质的人出现不良情绪时,可根据情况分别采用节制、疏泄、转移等不同方法,使不良情绪得到化解或释放,达到心理平衡,提升心理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