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连载写作爱好者,一篇连载可以几万字,或者十几万字,但是再多就不能继续了。每次都是这样尴尬的程度,很多平台都不受待见,很多平台都不适合。于是,一番挑来挑去后,我就在简书安家了。来简书,是偶然也是必然。
简单翻阅和了解简书的过往,我不知道所谓当年的盛况精彩,也没经历什么区块链改革的阵痛,所以,我没有什么纠结的。
但是,我来简书仅仅100多天,我明显的感觉到,很多简友的状态以及激情在大大的减少和减弱。其实,什么贝价狂跌我真没什么感觉。就我那点钻贝,对我来说,能有多大的伤痛和担忧呢?而我还在坚持写作,那是一种爱好,那是一种习惯,或者美其名曰,那是一种情怀。我想,这也许是简书大多数写作爱好者的心态和共同境遇吧。
说实话,担心钻贝以及长远市场的,应该是那些合伙人和高持钻贝者以及当家的,我们有什么可顾虑的。
不过,当我看着身边的一个个简友离开了消失了,我的心情就像这几天温度骤降的冬天里瑟瑟发抖的落叶。

我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写作者,我有一些想法和建议。原本我是奔着写连载来的,那我就为连载和连载写作者说几句话。
其实,在很多地方很多平台,连载都是一个香饽饽的宝藏。连载的承载量丰富万千,连载的黏密度谁敢争锋,连载的活跃度经久不衰,连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那么,简书重视连载吗?这句话也许不妥当。你看,首页四大版块里面,其中一个就是连载。你看,除了会员消费以外,那个升级连载多么有仪式感。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也许可以做得更好,连载可以更精彩。
说了那么多,有什么实质的建议吗?不,这只是我微不足道的一些想法,也许不对。
第一,升级合集或者系列。
合集以及系列,要和连载分开,功能可以一样。但是,连载是连载,合集是合集。这是有根本区别的。
第二,连载作品每完成五万字,官方奖励500贝或者1000贝。
这个成本不高吧,但是意义大不同。
具体细则或者操作要具体协商和对待,实行具体方案后具体执行。目的只有一个,留住写作者。
第三,连载作品只要完结后官方奖励500贝或者1000贝。
同样的,什么才是完结的作品,制定一个相应的标准,然后具体操作具体执行。
方法很简单,意义大不同,依然还是留住写作者。
写作者才是整个生态的缔造者和主要参与者,只有写作者留下来了,什么资本方什么管理方什么区块链才有意义。
而在众多写作者当中,连载写作者是最特别最孤独最有梦想和坚持的,你说呢?
第四,半年度或者整年度进行一次连载评选活动。
这个一定要官方来进行,评选出相关连载作品,然后推向网络以及相应的宣传。这样的话,那什么人气什么话题不就有了吗?那更多的写作者投资者不就来了吗?这个真有必要。
现在网上搜一下“简书优秀连载作品”,只有2017年以前的一些零散记录。我简单看了一下,我觉得当时办得很不错啊,那为什么没有持续进行呢?
先不管这些评选好不好,每一个新人关注或者准备进入简书的创作者,都会搜一下看一下。这么好的话题这么好的展示,这么好的关注这么好的宣传,怎么能没有呢?
第五,优化搜索作品内容页面。
第六,建议合伙人或者岛主,为连载作品留一个角落。
第七,每一个写作者个人简面设立或者新增推荐文章栏或者个人喜欢文章榜。
每一个写作者都有推荐的权利,让简书成为一个真正的相互推荐的乐园。同时,这就提高了创作者相互之间的参与度和黏密度。
这不仅仅是关于连载的。
第八,每一个写作者的个人简面每隔一段时间要有一些微小的改动和调整,这样的小惊喜你不喜欢吗?
第九,还有一些,可能不适合,暂时省略了。

说实话,任何的想法,任何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的想法和改革都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重点,然后坚决行动绝不罢休,这是方向。同时,任何的想法和改革都是一个遵循渐进的过程,先从一些简单的容易达成的开始,这是方法。
在当前,看上去纷乱繁杂。写作作品少人观看,贝价急速下跌,写作爱好者激情减退或者悄然离场,持贝者大肆抛售,观望者不敢行动。
其实,这一切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给写作者信心和希望,就那么简单。只要这个问题解决,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因为只有写作者才是根本和未来。
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样一个评论,真的想不起来,一时之间也没有找到。那句评论大致意思是这样的:简书不是我们的全部,但容我乱说一句,简书的全部就是我们写作者。对,就是写作者,唯有写作者。
我叫走干,我只是一枚连载写作业余爱好者,我希望10年后我还在简书写作。胡言乱语说了一通,也许不搭调,但那是纯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