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类比——同情之理解

类比——同情之理解

作者: 牧野桃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3:59 被阅读0次

向别人解释一个没听过的概念,除了下定义举例子之外,类比是常用的方式,用熟悉的事物做类比,似乎能给人一个熟悉陌生事物的角度。

在一次关于西方哲学的脉络与方法的课程的答疑上,周玄毅老师给大家讲了这么一个事:

一个学员课下提出一个问题:怎么证明上帝的存在?

周:“证明了上帝的不可能性,就证明了不可能证明上帝的存在。

不可能证明的才是信仰,就像爱情不可能被证明,如果证明了就不是爱情。”

学员回应:“所有的类比其实都存在一个问题,没有哪两个东西具有严格的对应性。”

周:“我懂你的意思。”×3次

要说清这样的事情,不是很容易,但是如果基于熟悉事情进行类比,可以有一种态度——同情之理解,意思是,理解人文主义观点的时候,可以抱着同情的观点,可能不同意,但是可以想想——“如果他是对的我能得到什么”,不是不能被理解就可能是错的。


另举一个例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

“绘事后素”————绘画是在素之后完成的,白纸才能衬托出美丽的色彩。另一个解释认为朱熹集注乃误读,应该是:女子先用素粉施面,然后才用胭脂、青黛等着色,打扮得漂亮。但作为类比意思相似,不妨碍理解。

“礼后乎?”——礼也是后面的事情,也是建立在淳朴的基础上。(此处有注解称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

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子夏这个回应方式被赞赏,举一反三,从绘事后素类比到礼后乎。更直接地理解礼和素的意义。


我们接收到课本的常识很多都是正确的废话,或者甚至不甚合理,但我们仍然需要思考一下背后的合理性是什么。

从很荒诞的话,提炼背后的合理性,还原其合理性,可能会有其他的收获。

相关文章

  • 类比——同情之理解

    向别人解释一个没听过的概念,除了下定义举例子之外,类比是常用的方式,用熟悉的事物做类比,似乎能给人一个熟悉陌生事物...

  • 世易时移,不做冯妇

    孟子喜欢通过类比来讲道理。类比之为类比,其所作之比首先要被理解,这样才能借此比来理解正在讲述的道理。而孟子的比有时...

  • 七年就是一辈子

    11、类比及其方法论 好的类比能让人迅速理解新的事物,但好的类比非常难找。 类比可以影响思维,进而影响行动。 学习...

  • 朋友

    朋友,同在感!理解的同情和同情的理解。 高级的善良也出于共情。

  • 同情理解

    思考时,在心态方面我们既要提高无情批判的警觉性,又要遵循同情理解的善意原则。概括言之,即:无情批判,同情理解。 无...

  • 同情的理解

    上次提到孩子的社会情感,也就是孩子走出家庭,走进学校等公共场所,展开学习和生活。这个时候就有些孩子会出现问题,表现...

  • 2021-03-10

    朋友就是相互存在,又互不干扰,在一起时不感觉约束。 理解的同情和同情的理解。 同情等于慈悲。

  • 该“心疼”的新教师们

    “心疼”表示我对新教师们的同情,或者同情式的理解:理解他们的不易、理解他们的懵懂、理解他们的迷茫、理解他们的无助、...

  • 2017-10-16

    仁,同情,理解,沟通,默契,和谐

  • 通过 Vue 类比理解 Mobx

    因为之前一直用的 Vue 全家桶,所以转 React 的时候我就采用类比的方式来理解 Mobx 了。建议熟悉 Vu...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类比——同情之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d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