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这个条例已公开征求意见!拟建立深圳特色养老
2018-10-17 08:45 星岛环球网
昨日,记者从深圳法制信息网获悉,由市民政局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至11月15日。根据《条例(送审稿)》,预计深圳将在202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深圳拟建立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条例(送审稿)》将该体系作为发展深圳特色养老的总体方向予以明确规定。
养老是一个综合体系和复杂工程,需多方参与。结合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条例(送审稿)》提出,建立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保障体,即“1336”工程: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全市域养老服务网络(1张网),凝聚政府、市场、社会公益力量(3股力量),提供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养老服务(3种服务方式),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养老服务层级(6个层级)。

为解决养老难题,补齐短板,《条例(送审稿)》就养老基本保障拟作出一些硬性规定。例如:社区养老服务用房按照每两万人不少于75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置建设;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应占总床位的80%以上;设立社区养老专员,养老专员与常住老年人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00。
《条例(送审稿)》说明中指出,养老同时也是产业,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多元化投资、分层次保障、多样性供给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此,《条例(送审稿)》第九条提出,支持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诚信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业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条例(送审稿)》第三十四条提出,特区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志愿者或者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根据其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志愿服务积分等优先、优惠享受养老服务。
来源:深圳晚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