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名字,所以好奇,哦,那个流浪的孩子长大了都成为一个作家了,真不得了,从国内流浪到一个叫撒哈拉的沙漠里了,真厉害。
翻开书本,才知道,此三毛非彼三毛,那个撒哈拉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好美,不谙世事的我全然忽略掉那里面还有一位主角叫荷西,就知道,传说,有个遥远的地方叫撒哈拉,有个流浪的姑娘到了那里。她在那里生活很幸福。

再长大,才知道那个流浪的小孩只是作家张乐平先生虚拟的一个人物,虽然那时的上海确实是曾经的上海。这个三毛,是一位才华横溢却一直在流浪的姑娘,那个撒哈拉沙漠也是真实世界,那个流浪的姑娘幸福从那里始,也在那里结束。
对于我一个生长在乡间的土姑娘,走来走去的了只不过是方寸之地,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我哪里知道撒哈拉沙漠在哪里,自那以后,那片金黄色的土地也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读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我还不懂爱情,她只是为我打开了阅读之门,自那里起,我阅读了很多散文书籍,舒婷,席慕蓉,汪国真……好多散文作家映入我眼帘,我忙得不可开交。
慢慢地,我也渐渐有了点学生的那种文艺气息,曾经的实习老师说,你不太象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你有时安静的不象个孩子。
从这点来说,三毛算是我的文艺启蒙者,喜欢她的感性和潇洒,那时也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做个如风的女子,也可以象她一样流浪。
三毛再回到我的视线是《滚滚红尘》,我没有机会去影院看这样一部我认为的文艺片,却被海报上林青霞忧郁的眼神所吸引,而那种缥缈的情意,爱而不得的痛苦,都在那首歌里,经常可在收音机里听到。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世的我,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或前世流传的因果,终生的所有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是怎样的一种灵性写出这样缠绵悱侧的歌词,当时只知道一遍遍地听着,一遍遍地哼唱着。
在我们当时,琼瑶剧正盛行天下,林青霞作为她御用女主角,其感情线也颇受人注意,她与双秦的感情纠葛也是娱乐圈的头条新闻,没有之一。
《滚滚红尘》是她与秦汉复合后的经典之作,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这之后没多久,林青霞斩断情丝,另嫁他人。
《滚滚红尘》收获了1990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等八个奖项,最佳编剧,最佳剪辑两个候选提名,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的提名,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八个提名。
三毛的《滚滚红尘》写的是张爱玲和胡兰成,想的是她自己和荷西,演的却是林青霞和秦汉,而罗大佑将那一曲《滚滚红尘》唱的更是柔肠寸断。
《滚滚红尘》也正是三毛她自己,那部电影的成功也把她自己的痛苦展现在大众面前,人们在谈论着电影中的纷纷扰扰,又何尝不是无时无刻地在撕她的伤口,让她痛不欲生,1991年,她选择了悄然离开这个世界,每一个人在这红尘世界中是那么的缈小,她也就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粒细沙,质本洁来还洁去,她去寻她的荷西去了。
那时候的三毛正是风头无量,突然有一天,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说她自杀了,真不敢相信,如同后来张国荣先生去世一样地突然,乍一听都以为开玩笑的。可是,斯人已逝,徒留下茶余饭后的八卦,各种传闻,唯有一声叹息。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歌曲《追梦人》,据说是罗大佑先生为纪念她而写的歌,创作于1991年。是罗大佑先生在自己已然成熟的作品《青春无悔》里增加了三毛作品中的四句话。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红世轮回中谁在生命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难解的关怀。
这四句话仿佛写尽了三毛的一生,终其一生,三毛都在流浪,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她都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出走。
这次,她选择了彻底出走,不再回来,这个世界她有太多的期盼,也有太多的失望,没有人真正理解她,她也不愿意再自己说给自己听。
也许,她是厌倦了流浪,想最后停歇下来,所以,她去了那个流浪的终点,回到荷西的身边,那个唯一最懂她的人。
1991年版的《雪山飞狐》这部电视剧我没怎么看过,因为当时的我们正在为高考而奋斗,但满大街都在传唱: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
而生活终归是生活,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象三毛那样洒脱,我也只不过是一个最平凡不过的人,为了柴米油盐,一路跌跌撞撞地打拼,记得我刚刚来到上海的时候,每天两个多小时电瓶车来回的上班路,五天有三天的路上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哼唱这首歌 ,特别是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每次唱到这里都觉得信心满满,加油,明天会是更好的一天。
谢谢三毛,给了我们前行的力量,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有梦中的橄榄树……
一切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